三政办发〔2023〕6号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三江侗族自治县推进 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23-02-20 16:00    浏览量:|
  • 字体大小:[
  •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三江侗族自治县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220日          

三江侗族自治县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

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2220号)精神,根据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柳政办〔202298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战略部署,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牵引发展、多方协同发展,坚持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三江新篇章提供坚强支撑。

(二)发展目标。2025年,基本建成普惠共享、智慧赋能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智能精准、结构完善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开放协同、支撑有力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规范有序、标准引领的现代气象治理体系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发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气象服务保障三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2035年,符合三江战略定位适应三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支撑三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三江气象发展整体实力保持市内先进水平。气象工作与三江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全抵御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三江气象科技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将气象领域技术攻关纳入三江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予以重点支持。开展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应对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装备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牵头单位:技工贸和信息化局、气象局;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加快推进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1.提高精密监测能力。加强气象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气象业务基础。统筹全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设计,开展高速公路、高铁、内陆航道、山洪源头、山脉断面等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科学加密观测空白区、薄弱区和灾害易发区、人口密集区等区域的各类气象探测设施。重点推进新型雷达监测站网建设,提升大气垂直廓线、温室气体、生态气象、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等观测能力。推动各类气象探测装备迭代更新,提升气象监测数据稳定传输能力,建成一批到乡镇的标准化气象观测站,支撑预警信息精准发布能力。健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和规范社会气象观测活动。到2025年,完成县气象局综合业务楼及其配套附属设施建设完成三江国家基本气象站新建挡土墙、围墙、护坡、道路硬化;在全范围内增加多种类智能观测设备,新建多要素自动气象站10个,完成自动气象站升级换代20个,建成一批到村屯的标准化气象观测站,争取建设X波段天气雷达1部。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财政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提高精准预报能力。发展强降水、大风、冰雹、龙卷等多尺度灾害性、极端性、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提升预报预警准确率,增加预警提前量。发展数字智能预报,发展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新一代智能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技术,建立完善实时快速滚动更新的高水平智能化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推进区域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应用。责任单位:气象局

3.提高精细服务能力。发展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依托广西气象服务及气象信息共享综合业务系统,强化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建立气象部门与各类服务主体互动机制,面向政府、部门、行业、公众等各类社会群体提供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以及行业专业气象服务。到2025年,建成并不断完善三江侗族自治县气象服务及气象信息共享综合业务系统,完成该业务系统与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对接。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大数据发展中心

(三)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应对能力。建立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城镇内涝、干旱、森林火灾、大气污染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推进普查和区划成果应用。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和防御设施建设,提升重点领域和敏感行业基础设施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和气象科普基地建设,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专业化装备技术水平。到2025年,推动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落实灾害普查经费,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形成数字化、精细化城镇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牵头单位:气象局、应急管理局;责任单位: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科协

2.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升预警信息靶向发布能力,加强预警信息面向特定区域、特定用户的精准靶向发布工作。拓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建立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全媒体融合发展的信息传播体系,构建精准、快速、直达和广覆盖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健全重大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推动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和通信运营部门等政府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及时、准确、快速、无偿全网和靶向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到2025年,建设以乡镇为单元的语音自动靶向“叫应”平台,实现恶劣天气灾害预警自动“叫应”。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化体育广电和局、应急管理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三江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三江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三江分公司

3.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落实乡人民政府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管理职能,实施“网格+气象”行动,推动气象灾害防御融入基层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管理。健全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完善恶劣天气影响的防灾避险制度,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动态更新县级各有关部门、乡镇、村(屯)、重点单位、敏感行业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和网格员名录库,完善各部门间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动机制。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化重大工程建设气象服务保障。到2025年,完成县级应急视频会商调度系统建设,实现与县级各部门应急系统对接。牵头:应急管理局、气象局;责任单位: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4.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推进级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级人工影响天气组织机构,成立事业编制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中心。建设三江侗族自治县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和智慧型人响天气业务指挥平台,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布局,初步建成人工影响天气观测监测网络,推进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更新改造,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到2025年,争取新建1个标准化人影作业2套地面焰条播撒系统,更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1套,更新作业车辆1台,雷达指挥用车1,争取建设雹谱仪站1开展可开发利用的云水资源研究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

(四)提升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1.提升气象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将农村气象灾害预警纳入“数字乡村”建设有关内容。建立围绕螺蛳粉原材料、特色农产品等作物智慧化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做好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提升气象服务交通安全能力。加强城镇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重点水域、航道、铁路、公路等精细化交通气象保障。开展公路交通恶劣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到2025年,建设城镇交通自动气象观测站23个,建设城镇交通气象服务平台,为城镇交通运行提供精密化气象实况监测和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三江海事处、县公安局管大

3.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提升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布局、建设运行、调配存储的气象服务水平。强化能源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做好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调度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到2025年,开展高速公路、铁路沿线、水电站、风力发电站、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普查,在沿线站点、隐患点建设自动气象观测站点56个,建设大气电场仪45套,重点监测暴雨、大雾、大风、高温等气象灾害及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在工业支柱产业企业、茶叶加工产业园区等建设自动气象站点23个,重点监测生产环境气象要素;开展专业气象服务基础能力建设,建立涵盖工业、电力、旅游、林业、消费等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平台。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水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三江供电有限公司

4.提升气象服务城镇安全运行能力。建立气象服务城镇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在城镇规划、建设、运行中应充分考虑气象风险和气候承载力,增强城镇气候适应性和重大气象灾害防控能力。加强城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按照有关规划加密气象观测站点,发展分区、分时段、分强度精细化预报。强化城镇供水供电供气、防洪排涝、交通出行等智能管理的气象服务。到2025年,建设海绵城镇气象监测站点12个,为海绵城镇建设提供气象服务;建设城镇环境气象监测站点12智能环境气象服务设施12处,为三江城镇公园试点建设提供气象服务;在城区住宅小区建设智能气象监测站点12个,为城镇精细化治理提供气象服务;开展城镇气象服务以及城镇防洪预警能力提升技术研究,建立城镇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实现靶向气象信息发布以及三江境内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功能;增加城区易内涝点的气象监测设备,提升城镇内涝气象风险预警能力。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

5.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形成保障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依托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增强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推进气象融入数字生活,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推动气象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强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出行安全气象服务供给,开展民康养、全民健身气象服务。到2025年,建立景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传播与反馈机制,实现面向A级以上景区的精细化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和气象风险预警服务;针对旅游景区气象风险管理场景,开展包括但不限于高(低)温、强对流等高影响天气监测、气象灾害应急应对、景区客流预测等,提升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开展一氧化碳中毒、感冒等气象影响研究,开发疾病发生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产品。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林业局、化体育广电和局、卫生健康局、县大数据发展中心

(五)提升生态文明气象服务能力

1.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强气候资源普查和规划利用工作,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普查、区划、监测发布工作,推进相关监测网建设。开展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气候资源评价,打造天然氧吧、特色气候小镇、气候宜居地等气候生态品牌。强化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开展农作物种植适应性分析。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农业农村局、县化体育广电和局、柳州市三江生态环境局

2.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服务,加强静稳天气等不利气象条件预报,提高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气象保障能力。到2025年,实现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和气象监测数据的部门间共享,开展针对城镇大气污染的气象条件研究,建设大气污染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柳州市三江生态环境局

3.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评估,完善气候变化监测发布业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温室气体浓度监测与动态跟踪研究,加强气象服务和融入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牵头单位:发展和改革;责任单位:气象局、柳州市三江生态环境局

(六)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

强化气象人才培养。加大级人才计划和人才奖励对气象领域的支持力度,将气象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全面纳入三江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保障范围,着力打造三江气象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推进气象领域专家的人才队伍建设。将气象管理人才纳入地方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气象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县气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本地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加强气象工作统筹规划及重点任务的督促落实。

(二)强化部门协同。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完善领导协调机制,与气象部门密切协作,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促进任务落实。结合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工作实际,衔接我“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落地实施,推动三江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和规划重点项目的落地落实。

(三)加强投入保障。切实推进“双重领导、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的落实,把支持气象高质量发展所需经费纳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建立科学合理、稳定增长的地方气象事业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强化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属地管理和气象规划重点工程的地方立项批复,落实项目建设用地和地方项目建设经费。加大气象科研项目投入,完善升级迭代运行维护机制,支持基层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四)加强法治建设。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实施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统一发布制度,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加强防雷安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监管。将气象执法人员纳入地方行政执法培训。



【打印正文】
分享本文至:

三政办发

三政办发〔2023〕6号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三江侗族自治县推进 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3-02-20 16:00

来源: 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三江侗族自治县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220日          

三江侗族自治县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

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2220号)精神,根据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柳政办〔202298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战略部署,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牵引发展、多方协同发展,坚持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三江新篇章提供坚强支撑。

(二)发展目标。2025年,基本建成普惠共享、智慧赋能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智能精准、结构完善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开放协同、支撑有力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规范有序、标准引领的现代气象治理体系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发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气象服务保障三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2035年,符合三江战略定位适应三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支撑三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三江气象发展整体实力保持市内先进水平。气象工作与三江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全抵御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三江气象科技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将气象领域技术攻关纳入三江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予以重点支持。开展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应对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装备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牵头单位:技工贸和信息化局、气象局;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加快推进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1.提高精密监测能力。加强气象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气象业务基础。统筹全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设计,开展高速公路、高铁、内陆航道、山洪源头、山脉断面等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科学加密观测空白区、薄弱区和灾害易发区、人口密集区等区域的各类气象探测设施。重点推进新型雷达监测站网建设,提升大气垂直廓线、温室气体、生态气象、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等观测能力。推动各类气象探测装备迭代更新,提升气象监测数据稳定传输能力,建成一批到乡镇的标准化气象观测站,支撑预警信息精准发布能力。健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和规范社会气象观测活动。到2025年,完成县气象局综合业务楼及其配套附属设施建设完成三江国家基本气象站新建挡土墙、围墙、护坡、道路硬化;在全范围内增加多种类智能观测设备,新建多要素自动气象站10个,完成自动气象站升级换代20个,建成一批到村屯的标准化气象观测站,争取建设X波段天气雷达1部。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财政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提高精准预报能力。发展强降水、大风、冰雹、龙卷等多尺度灾害性、极端性、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提升预报预警准确率,增加预警提前量。发展数字智能预报,发展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新一代智能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技术,建立完善实时快速滚动更新的高水平智能化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推进区域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应用。责任单位:气象局

3.提高精细服务能力。发展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依托广西气象服务及气象信息共享综合业务系统,强化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建立气象部门与各类服务主体互动机制,面向政府、部门、行业、公众等各类社会群体提供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以及行业专业气象服务。到2025年,建成并不断完善三江侗族自治县气象服务及气象信息共享综合业务系统,完成该业务系统与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对接。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大数据发展中心

(三)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应对能力。建立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城镇内涝、干旱、森林火灾、大气污染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推进普查和区划成果应用。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和防御设施建设,提升重点领域和敏感行业基础设施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和气象科普基地建设,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专业化装备技术水平。到2025年,推动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落实灾害普查经费,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形成数字化、精细化城镇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牵头单位:气象局、应急管理局;责任单位: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科协

2.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升预警信息靶向发布能力,加强预警信息面向特定区域、特定用户的精准靶向发布工作。拓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建立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全媒体融合发展的信息传播体系,构建精准、快速、直达和广覆盖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健全重大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推动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和通信运营部门等政府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及时、准确、快速、无偿全网和靶向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到2025年,建设以乡镇为单元的语音自动靶向“叫应”平台,实现恶劣天气灾害预警自动“叫应”。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化体育广电和局、应急管理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三江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三江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三江分公司

3.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落实乡人民政府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管理职能,实施“网格+气象”行动,推动气象灾害防御融入基层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管理。健全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完善恶劣天气影响的防灾避险制度,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动态更新县级各有关部门、乡镇、村(屯)、重点单位、敏感行业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和网格员名录库,完善各部门间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动机制。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化重大工程建设气象服务保障。到2025年,完成县级应急视频会商调度系统建设,实现与县级各部门应急系统对接。牵头:应急管理局、气象局;责任单位: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4.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推进级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级人工影响天气组织机构,成立事业编制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中心。建设三江侗族自治县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和智慧型人响天气业务指挥平台,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布局,初步建成人工影响天气观测监测网络,推进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更新改造,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到2025年,争取新建1个标准化人影作业2套地面焰条播撒系统,更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1套,更新作业车辆1台,雷达指挥用车1,争取建设雹谱仪站1开展可开发利用的云水资源研究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

(四)提升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1.提升气象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将农村气象灾害预警纳入“数字乡村”建设有关内容。建立围绕螺蛳粉原材料、特色农产品等作物智慧化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做好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提升气象服务交通安全能力。加强城镇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重点水域、航道、铁路、公路等精细化交通气象保障。开展公路交通恶劣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到2025年,建设城镇交通自动气象观测站23个,建设城镇交通气象服务平台,为城镇交通运行提供精密化气象实况监测和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三江海事处、县公安局管大

3.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提升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布局、建设运行、调配存储的气象服务水平。强化能源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做好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调度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到2025年,开展高速公路、铁路沿线、水电站、风力发电站、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普查,在沿线站点、隐患点建设自动气象观测站点56个,建设大气电场仪45套,重点监测暴雨、大雾、大风、高温等气象灾害及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在工业支柱产业企业、茶叶加工产业园区等建设自动气象站点23个,重点监测生产环境气象要素;开展专业气象服务基础能力建设,建立涵盖工业、电力、旅游、林业、消费等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平台。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水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三江供电有限公司

4.提升气象服务城镇安全运行能力。建立气象服务城镇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在城镇规划、建设、运行中应充分考虑气象风险和气候承载力,增强城镇气候适应性和重大气象灾害防控能力。加强城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按照有关规划加密气象观测站点,发展分区、分时段、分强度精细化预报。强化城镇供水供电供气、防洪排涝、交通出行等智能管理的气象服务。到2025年,建设海绵城镇气象监测站点12个,为海绵城镇建设提供气象服务;建设城镇环境气象监测站点12智能环境气象服务设施12处,为三江城镇公园试点建设提供气象服务;在城区住宅小区建设智能气象监测站点12个,为城镇精细化治理提供气象服务;开展城镇气象服务以及城镇防洪预警能力提升技术研究,建立城镇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实现靶向气象信息发布以及三江境内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功能;增加城区易内涝点的气象监测设备,提升城镇内涝气象风险预警能力。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

5.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形成保障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依托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增强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推进气象融入数字生活,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推动气象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强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出行安全气象服务供给,开展民康养、全民健身气象服务。到2025年,建立景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传播与反馈机制,实现面向A级以上景区的精细化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和气象风险预警服务;针对旅游景区气象风险管理场景,开展包括但不限于高(低)温、强对流等高影响天气监测、气象灾害应急应对、景区客流预测等,提升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开展一氧化碳中毒、感冒等气象影响研究,开发疾病发生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产品。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林业局、化体育广电和局、卫生健康局、县大数据发展中心

(五)提升生态文明气象服务能力

1.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强气候资源普查和规划利用工作,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普查、区划、监测发布工作,推进相关监测网建设。开展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气候资源评价,打造天然氧吧、特色气候小镇、气候宜居地等气候生态品牌。强化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开展农作物种植适应性分析。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农业农村局、县化体育广电和局、柳州市三江生态环境局

2.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服务,加强静稳天气等不利气象条件预报,提高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气象保障能力。到2025年,实现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和气象监测数据的部门间共享,开展针对城镇大气污染的气象条件研究,建设大气污染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牵头单位气象局;责任单位: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柳州市三江生态环境局

3.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评估,完善气候变化监测发布业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温室气体浓度监测与动态跟踪研究,加强气象服务和融入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牵头单位:发展和改革;责任单位:气象局、柳州市三江生态环境局

(六)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

强化气象人才培养。加大级人才计划和人才奖励对气象领域的支持力度,将气象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全面纳入三江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保障范围,着力打造三江气象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推进气象领域专家的人才队伍建设。将气象管理人才纳入地方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气象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县气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本地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加强气象工作统筹规划及重点任务的督促落实。

(二)强化部门协同。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完善领导协调机制,与气象部门密切协作,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促进任务落实。结合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工作实际,衔接我“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落地实施,推动三江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和规划重点项目的落地落实。

(三)加强投入保障。切实推进“双重领导、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的落实,把支持气象高质量发展所需经费纳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建立科学合理、稳定增长的地方气象事业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强化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属地管理和气象规划重点工程的地方立项批复,落实项目建设用地和地方项目建设经费。加大气象科研项目投入,完善升级迭代运行维护机制,支持基层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四)加强法治建设。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实施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统一发布制度,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加强防雷安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监管。将气象执法人员纳入地方行政执法培训。




版权所有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府
地址/AD: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江峰街7号
政府热线:0772-8612234 维护电话:0772-8611297
网站标识码:450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