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三林字〔2024〕37号关于印发《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栽培技术标准》《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低产林改造 技术标准》的通知

来源: 三江县林业局  |   发布日期: 2024-09-23 16:55   
  • 字体大小:[
  •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印发广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桂林规〔2023〕5号)要求,现将《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栽培技术标准》《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 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栽培技术标准

2.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标准

三江侗族自治县林业局

2024年9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三江侗族自治县林业局办公室       2024年9月23日印发

附件1:

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栽培技术标准

根据《关于印发广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桂林规〔2023〕5号)中关于油茶造林的技术标准及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技术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三江侗族自治县范围内实施的所有油茶新造林工程项目、油茶低产林(低效林)更新改造工程项目

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1.栽培区域

适宜油茶生长发育的区域。

1.2.栽培区划

根据油茶不同品种的生态习性和适生环境条件及其生物学特性要求,对油茶栽培区域进行的划分,遵循适地适树原则。

1.3.良种

在一定的区域内,其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表现优于当前主栽品种的繁殖材料,经林木种子行政管理部门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并向社会公布的品种。

2.选地

选择海拔≤600m(高寒地区可选≤800m),相对高度≤200m,坡度≤25º,土壤厚度≥60cm,pH值4.5~6.5的赤红壤、红壤、黄红壤,质地为砂壤土至中壤土。宜选阳坡、背风、水源丰富的地块。

3.造林

3.1.造林规划

按照LY/T1607的规定执行。

3.2.整地

3.2.1.造林前1个月进行整地。

3.2.2.坡度<15º的造林地,全垦或带状整地,垦带深挖20cm~30cm,坡面较长的适当保留山顶、山脚和山沟部位的植被。

3.2.3.坡度15º~25º的造林地,沿等高线进行带状全垦;或沿等高线水平梯带整地,带面宽1.5m~2.5m,带间距根据行距而定,带间保留原生低矮植被。

3.3.造林模式、密度

造林模式分两种:新造林模式“油茶+N”套种模式。

3.4.密度

3.4.1.新造林模式密度

每亩要求种植油茶53-74株,株距×行距(4m×3m或3m×3m)。

3.4.2.“油茶+N”套种模式密度

每亩要求种植油茶27-53株以上(“九万山”项目和“双千”计划项目要求每亩种植油茶53株以上),伴生树种对油茶应“上不遮光、下不抢肥、采伐不压损”,推荐油茶+茶叶、油茶+八角、油茶+百合、油茶+林下中草药等复合经营模式;株距×行距(4m×3m);此模式同时适用在现有的非耕地、非公益林、非建设用地上的茶叶林(园)地内套种油茶。

3.5.挖穴

挖(长×宽×深)50cm×50cm×40cm以上的种植穴。挖穴时,表、心土分开放,在回穴时结合施基肥将表土回填。

3.6.施基肥

在植苗前1个月,每穴施农家肥料5kg~10kg或麸饼肥1kg~2kg或商品有机肥1kg~2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0.5kg。回填表土至穴深的1/3,放入基肥,将表土与基肥充分拌匀,继续回填至高出地表8cm~10cm,呈面包状。

3.7.苗木选择

3.7.1.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良种审认定的优良品种且适宜当地种植的油茶良种,主要种植岑软系列,高海拔高寒区域可以种植长林系列、湘林系列,适合我县种植的油茶良种有岑软3号、岑软24号、湘林210、长林4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等。

3.7.2.宜采用2年生以上容器苗造林,苗木应来源于油茶定点苗圃培育的嫁接苗或扦插苗。

3.8.栽植

3.8.1.栽植方法

容器苗栽植前应浇透水,栽植时将回填土挖开,穴的大小应适当大于容器;去除不易降解的容器,去除容器时小心勿使苗根土块散开;然后将苗木放入穴中扶正、培土压实,嫁接口平于或略高于地面0.5cm~1.0cm。

3.8.2.栽植季节

1~5月或11~12月雨水多时栽植。

3.8.3.补植

成活率<95%时,选用相同品种的2a~3a生容器苗补植。

4.抚育管理

4.1.幼林

4.1.1.松土除草

造林当年5~10月除草松土1-2次;2a~4a生每年夏、秋带状、块状松土除草各1-3次,松土深度5cm~15cm。造林当年宜浅,以后逐年加深。

4.1.2.施肥

造林当年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铲草抚育施肥1次,每株施尿素0.5两~1两。在阴雨天或下雨前(暴雨天气要在雨后施),在植株上坡或两侧距植株蔸部20cm~30cm范围内开挖宽、深各10cm的弧形沟,施后覆土。

2a~4a生幼林每年施肥2~3次,冬春、初夏和夏末新梢萌动之前各一次。每次每株施中低浓度复合肥2两~5两;在植株上坡或树冠两侧外缘挖宽20cm、深15cm~20cm的弧形或条形沟,施后覆土。

4.1.3.整形修剪

栽植后植株主干高40cm~60cm时断顶定干,在主干四周选留3个~4个强壮分支培养为主枝,逐年培养形成侧枝群;要求枝条比例合理、分布均匀,使树冠均衡发展,形成开心形(图1)、圆头型(图2)。

图1开心形图2圆头形

4.1.4.间种

宜选择收获期短、矮杆的农作物、药材、绿肥作间种作物。间种作物距树冠外围≥50cm,当油茶生长发育受影响时,及时把间作物清除。

4.1.5.保湿、灌溉

在树盘周围盖上覆盖物,有条件的地方布设水肥一体化设施。

4.2.成林

4.2.1.垦复

每年5~10月割草1-3次,结合树盘浅锄盖草,深度10cm~15cm;每隔2a~3a于秋冬季垦复1次,深度20cm~30cm。坡度小于15°采用全垦,15°~25°采用带状轮垦。

4.2.2.追肥

每年施肥两次,冬春和初夏新梢萌动之前各一次。冬春每株施有机肥5kg~10kg、复合肥(总养分含量≥30%,氮、磷、钾均衡或氮稍高)0.75kg~1kg或配方肥0.75kg~1kg;初夏每株施复合肥(总养分含量≥30%,磷、钾偏高)1kg~1.5kg或配方肥0.75kg~1kg。沿植株上坡或树冠两侧投影外缘挖宽、深各20cm~40cm的弧形或条形沟,施后覆土。

4.2.3.修剪

修剪时因树制宜,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重剪,强树轻剪。每年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修剪,剪除枯枝、密枝、交叉枝、并列枝、病虫枝、寄生枝、细弱内膛枝、脚枝、徒长枝。

5.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幼林采取以营林技术为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成林采取营林技术为主、生物技术为辅的防治措施。具体参见GB/T 8321(所有部分)和附录B。

6.果实采收和处理

6.1.采收时间

6.1.1.果实完全成熟后采收。果实成熟标志为:果皮光滑,色泽变亮;种壳黑色或黄褐色、有光泽,种子饱满,种仁白中带黄、呈现油亮,有油粘性。

6.1.2.岑溪软枝油茶宜选择11月中旬~12月中旬采收;其它油茶物种宜选择10月下旬~11月中旬采收。

6.2.采收方法

以人工采摘为主,不宜敲打和折枝取果,注意保护油茶枝条和花蕾不受折断与损伤。

6.3.果实处理

按照LY/T 2034的规定执行。

附件2:

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标准

根据《关于印发广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桂林规〔2023〕5号)中关于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标准及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技术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三江侗族自治县范围内实施的所有油茶低产林(低效林)改造工程项目(包括油茶低产林更新改造、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项目)。

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1.油茶低产林

指年产油量在10公斤/亩以下的油茶成林。

1.2.抚育改造

指通过加强施肥、中耕、垦复等营林措施来提高产量的一种油茶低产林改造方式。

1.3.更新造林

指通过栽植优良品种替换原有低劣品种的一种油茶低产林改造方式。

2.改造后产量目标

2.1.抚育改造

林分年产油量达到20公斤/亩以上。

2.2.更新造林

成林后年产油量达到40公斤/亩以上。

3.改造技术

3.2.抚育改造

3.2.1.适宜林分

适用于立地条件较好,种植品种半数以上优良,但年产油量低于10公斤/亩的油茶林分。

3.2.2.林分清理

清除林内杂灌及油茶老残株。

3.2.3.密度调整

间伐过密株、劣株、弱株,对林中空地使用良种壮苗补植。调整后植株间树冠不重叠,林分郁闭度0.6~0.7。普通油茶(中果油茶)保留70株/亩~100株/亩,小果油茶或高海拔区域普通油茶保留80株/亩~130株/亩。

3.2.4.整枝修剪

3.2.4.1.原则

强树轻剪,弱树适当重剪;幼树轻剪,老树适当重剪;剪密留稀,去弱留强,树冠保持通风透光。

3.2.4.2.时间

11月至翌年2月,即采收茶果后到春梢萌发前。

3.2.4.3.对象

寄生植物、下脚枝、病虫枝、枯枝、交叉枝、过密枝。

3.2.5.深挖垦复

3.2.5.1.时间和次数

在采果后11月~次年9月进行,每年1次。

3.2.5.2.具体措施

3.2.5.2.1.全垦

坡度在15°以下的油茶林可全垦,树冠外深挖20cm~25cm,树冠内浅垦10cm~15cm。

3.2.5.2.2.带垦

坡度在15°~25°的油茶林,可沿等高线进行带垦,带宽约1m,垦带内垦复深度同上,垦带之间留4m~6m的草带,下一次垦上一次的草带,如此轮换进行。

3.2.5.2.3.穴垦

坡度在25°以上的油茶林,林地较陡,垦复不了则只开施肥沟,沟宽25cm、深15~25cm,长度依林地而定;若林地不成行,则在树冠上方滴水线左右1米范围垦复并开沟施肥,沟宽25cm、深15~25cm、长80-120cm 。

3.2.6.清除杂草

6月~8月砍除或铲除林内杂草一次。

3.2.7.合理施肥

3.2.7.1.施肥种类

有条件可用复合肥+腐熟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要求复合肥(或复混肥)总养分含量达35%以上,要求使用硫酸钾型复合肥(或复混肥),不得使用氯离子含量高于3%的肥料,根据(GB/T15063-2020)规定执行,重金属砷、镉、铬、铅、汞含量不得超标,根据(GB/T23349-2020)规定执行。

3.2.7.2.施肥时间及施肥量

每年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施1次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若树势偏弱些的,可适当施氮含量高些的复合肥),1-2月施一次复合(混)肥,每株施1~2斤,可结合深施3-5斤的有机肥;6-7月施1次高磷钾复合肥,每株施1~2斤。本项目要求从实施第1-5年平均每年每亩至少施1次复合(混)肥150斤,约每株油茶施放1.5斤(以疏伐后保留100株/亩计算)。

3.2.7.3.施肥方法

结合垦复,在树冠外围坡上方滴水线处开环状沟,长度80cm~120cm的直线沟或两行中间开带状沟,长度依林地而定,沟宽25 cm、深15 cm~20 cm,将肥料均匀施入沟中并盖土压实。

3.3.更新改造

分两种模式:全林更新改造模式和带状更新改造模式。

3.3.1.全林更新改造模式

即全部砍伐低劣老油茶树,通过栽植优良品种替换原有低劣品种的一种油茶低产林更新改造方式。每亩要求种植油茶53-74株,株距×行距(4m×3m或3m×3m)进行规划,种植穴规格:长×宽×深(50cm×50cm×40cm)。

3.3.2.带状更新改造模式

即带状砍伐低劣老油茶树后,在带内栽植优良品种油茶的一种油茶低产林更新改造方式。按照株距×行距(4m×3m或3m×3m)进行规划,即先按行距3m进行设计,每3米砍伐一行(带),再按株距3-4m间距挖种植穴,种植穴规格:长×宽×深(50cm×50cm×40cm)。不在种植带内的老油茶树暂时保留,为幼树适当遮荫,更新后第2-4年后将老油茶树逐年伐除。

更新改造的造林、验收相关要求参照《三江侗族自治县九万山多民族聚居区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新造林工程项目实施细则》执行。

1



【打印正文】
分享本文至:
×
×

部门文件

林业局:三林字〔2024〕37号关于印发《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栽培技术标准》《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低产林改造 技术标准》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4-09-23 16:55

来源: 三江县林业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印发广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桂林规〔2023〕5号)要求,现将《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栽培技术标准》《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 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栽培技术标准

2.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标准

三江侗族自治县林业局

2024年9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三江侗族自治县林业局办公室       2024年9月23日印发

附件1:

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栽培技术标准

根据《关于印发广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桂林规〔2023〕5号)中关于油茶造林的技术标准及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技术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三江侗族自治县范围内实施的所有油茶新造林工程项目、油茶低产林(低效林)更新改造工程项目

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1.栽培区域

适宜油茶生长发育的区域。

1.2.栽培区划

根据油茶不同品种的生态习性和适生环境条件及其生物学特性要求,对油茶栽培区域进行的划分,遵循适地适树原则。

1.3.良种

在一定的区域内,其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表现优于当前主栽品种的繁殖材料,经林木种子行政管理部门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并向社会公布的品种。

2.选地

选择海拔≤600m(高寒地区可选≤800m),相对高度≤200m,坡度≤25º,土壤厚度≥60cm,pH值4.5~6.5的赤红壤、红壤、黄红壤,质地为砂壤土至中壤土。宜选阳坡、背风、水源丰富的地块。

3.造林

3.1.造林规划

按照LY/T1607的规定执行。

3.2.整地

3.2.1.造林前1个月进行整地。

3.2.2.坡度<15º的造林地,全垦或带状整地,垦带深挖20cm~30cm,坡面较长的适当保留山顶、山脚和山沟部位的植被。

3.2.3.坡度15º~25º的造林地,沿等高线进行带状全垦;或沿等高线水平梯带整地,带面宽1.5m~2.5m,带间距根据行距而定,带间保留原生低矮植被。

3.3.造林模式、密度

造林模式分两种:新造林模式“油茶+N”套种模式。

3.4.密度

3.4.1.新造林模式密度

每亩要求种植油茶53-74株,株距×行距(4m×3m或3m×3m)。

3.4.2.“油茶+N”套种模式密度

每亩要求种植油茶27-53株以上(“九万山”项目和“双千”计划项目要求每亩种植油茶53株以上),伴生树种对油茶应“上不遮光、下不抢肥、采伐不压损”,推荐油茶+茶叶、油茶+八角、油茶+百合、油茶+林下中草药等复合经营模式;株距×行距(4m×3m);此模式同时适用在现有的非耕地、非公益林、非建设用地上的茶叶林(园)地内套种油茶。

3.5.挖穴

挖(长×宽×深)50cm×50cm×40cm以上的种植穴。挖穴时,表、心土分开放,在回穴时结合施基肥将表土回填。

3.6.施基肥

在植苗前1个月,每穴施农家肥料5kg~10kg或麸饼肥1kg~2kg或商品有机肥1kg~2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0.5kg。回填表土至穴深的1/3,放入基肥,将表土与基肥充分拌匀,继续回填至高出地表8cm~10cm,呈面包状。

3.7.苗木选择

3.7.1.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良种审认定的优良品种且适宜当地种植的油茶良种,主要种植岑软系列,高海拔高寒区域可以种植长林系列、湘林系列,适合我县种植的油茶良种有岑软3号、岑软24号、湘林210、长林4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等。

3.7.2.宜采用2年生以上容器苗造林,苗木应来源于油茶定点苗圃培育的嫁接苗或扦插苗。

3.8.栽植

3.8.1.栽植方法

容器苗栽植前应浇透水,栽植时将回填土挖开,穴的大小应适当大于容器;去除不易降解的容器,去除容器时小心勿使苗根土块散开;然后将苗木放入穴中扶正、培土压实,嫁接口平于或略高于地面0.5cm~1.0cm。

3.8.2.栽植季节

1~5月或11~12月雨水多时栽植。

3.8.3.补植

成活率<95%时,选用相同品种的2a~3a生容器苗补植。

4.抚育管理

4.1.幼林

4.1.1.松土除草

造林当年5~10月除草松土1-2次;2a~4a生每年夏、秋带状、块状松土除草各1-3次,松土深度5cm~15cm。造林当年宜浅,以后逐年加深。

4.1.2.施肥

造林当年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铲草抚育施肥1次,每株施尿素0.5两~1两。在阴雨天或下雨前(暴雨天气要在雨后施),在植株上坡或两侧距植株蔸部20cm~30cm范围内开挖宽、深各10cm的弧形沟,施后覆土。

2a~4a生幼林每年施肥2~3次,冬春、初夏和夏末新梢萌动之前各一次。每次每株施中低浓度复合肥2两~5两;在植株上坡或树冠两侧外缘挖宽20cm、深15cm~20cm的弧形或条形沟,施后覆土。

4.1.3.整形修剪

栽植后植株主干高40cm~60cm时断顶定干,在主干四周选留3个~4个强壮分支培养为主枝,逐年培养形成侧枝群;要求枝条比例合理、分布均匀,使树冠均衡发展,形成开心形(图1)、圆头型(图2)。

图1开心形图2圆头形

4.1.4.间种

宜选择收获期短、矮杆的农作物、药材、绿肥作间种作物。间种作物距树冠外围≥50cm,当油茶生长发育受影响时,及时把间作物清除。

4.1.5.保湿、灌溉

在树盘周围盖上覆盖物,有条件的地方布设水肥一体化设施。

4.2.成林

4.2.1.垦复

每年5~10月割草1-3次,结合树盘浅锄盖草,深度10cm~15cm;每隔2a~3a于秋冬季垦复1次,深度20cm~30cm。坡度小于15°采用全垦,15°~25°采用带状轮垦。

4.2.2.追肥

每年施肥两次,冬春和初夏新梢萌动之前各一次。冬春每株施有机肥5kg~10kg、复合肥(总养分含量≥30%,氮、磷、钾均衡或氮稍高)0.75kg~1kg或配方肥0.75kg~1kg;初夏每株施复合肥(总养分含量≥30%,磷、钾偏高)1kg~1.5kg或配方肥0.75kg~1kg。沿植株上坡或树冠两侧投影外缘挖宽、深各20cm~40cm的弧形或条形沟,施后覆土。

4.2.3.修剪

修剪时因树制宜,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重剪,强树轻剪。每年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修剪,剪除枯枝、密枝、交叉枝、并列枝、病虫枝、寄生枝、细弱内膛枝、脚枝、徒长枝。

5.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幼林采取以营林技术为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成林采取营林技术为主、生物技术为辅的防治措施。具体参见GB/T 8321(所有部分)和附录B。

6.果实采收和处理

6.1.采收时间

6.1.1.果实完全成熟后采收。果实成熟标志为:果皮光滑,色泽变亮;种壳黑色或黄褐色、有光泽,种子饱满,种仁白中带黄、呈现油亮,有油粘性。

6.1.2.岑溪软枝油茶宜选择11月中旬~12月中旬采收;其它油茶物种宜选择10月下旬~11月中旬采收。

6.2.采收方法

以人工采摘为主,不宜敲打和折枝取果,注意保护油茶枝条和花蕾不受折断与损伤。

6.3.果实处理

按照LY/T 2034的规定执行。

附件2:

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标准

根据《关于印发广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桂林规〔2023〕5号)中关于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标准及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技术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三江侗族自治县范围内实施的所有油茶低产林(低效林)改造工程项目(包括油茶低产林更新改造、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项目)。

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1.油茶低产林

指年产油量在10公斤/亩以下的油茶成林。

1.2.抚育改造

指通过加强施肥、中耕、垦复等营林措施来提高产量的一种油茶低产林改造方式。

1.3.更新造林

指通过栽植优良品种替换原有低劣品种的一种油茶低产林改造方式。

2.改造后产量目标

2.1.抚育改造

林分年产油量达到20公斤/亩以上。

2.2.更新造林

成林后年产油量达到40公斤/亩以上。

3.改造技术

3.2.抚育改造

3.2.1.适宜林分

适用于立地条件较好,种植品种半数以上优良,但年产油量低于10公斤/亩的油茶林分。

3.2.2.林分清理

清除林内杂灌及油茶老残株。

3.2.3.密度调整

间伐过密株、劣株、弱株,对林中空地使用良种壮苗补植。调整后植株间树冠不重叠,林分郁闭度0.6~0.7。普通油茶(中果油茶)保留70株/亩~100株/亩,小果油茶或高海拔区域普通油茶保留80株/亩~130株/亩。

3.2.4.整枝修剪

3.2.4.1.原则

强树轻剪,弱树适当重剪;幼树轻剪,老树适当重剪;剪密留稀,去弱留强,树冠保持通风透光。

3.2.4.2.时间

11月至翌年2月,即采收茶果后到春梢萌发前。

3.2.4.3.对象

寄生植物、下脚枝、病虫枝、枯枝、交叉枝、过密枝。

3.2.5.深挖垦复

3.2.5.1.时间和次数

在采果后11月~次年9月进行,每年1次。

3.2.5.2.具体措施

3.2.5.2.1.全垦

坡度在15°以下的油茶林可全垦,树冠外深挖20cm~25cm,树冠内浅垦10cm~15cm。

3.2.5.2.2.带垦

坡度在15°~25°的油茶林,可沿等高线进行带垦,带宽约1m,垦带内垦复深度同上,垦带之间留4m~6m的草带,下一次垦上一次的草带,如此轮换进行。

3.2.5.2.3.穴垦

坡度在25°以上的油茶林,林地较陡,垦复不了则只开施肥沟,沟宽25cm、深15~25cm,长度依林地而定;若林地不成行,则在树冠上方滴水线左右1米范围垦复并开沟施肥,沟宽25cm、深15~25cm、长80-120cm 。

3.2.6.清除杂草

6月~8月砍除或铲除林内杂草一次。

3.2.7.合理施肥

3.2.7.1.施肥种类

有条件可用复合肥+腐熟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要求复合肥(或复混肥)总养分含量达35%以上,要求使用硫酸钾型复合肥(或复混肥),不得使用氯离子含量高于3%的肥料,根据(GB/T15063-2020)规定执行,重金属砷、镉、铬、铅、汞含量不得超标,根据(GB/T23349-2020)规定执行。

3.2.7.2.施肥时间及施肥量

每年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施1次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若树势偏弱些的,可适当施氮含量高些的复合肥),1-2月施一次复合(混)肥,每株施1~2斤,可结合深施3-5斤的有机肥;6-7月施1次高磷钾复合肥,每株施1~2斤。本项目要求从实施第1-5年平均每年每亩至少施1次复合(混)肥150斤,约每株油茶施放1.5斤(以疏伐后保留100株/亩计算)。

3.2.7.3.施肥方法

结合垦复,在树冠外围坡上方滴水线处开环状沟,长度80cm~120cm的直线沟或两行中间开带状沟,长度依林地而定,沟宽25 cm、深15 cm~20 cm,将肥料均匀施入沟中并盖土压实。

3.3.更新改造

分两种模式:全林更新改造模式和带状更新改造模式。

3.3.1.全林更新改造模式

即全部砍伐低劣老油茶树,通过栽植优良品种替换原有低劣品种的一种油茶低产林更新改造方式。每亩要求种植油茶53-74株,株距×行距(4m×3m或3m×3m)进行规划,种植穴规格:长×宽×深(50cm×50cm×40cm)。

3.3.2.带状更新改造模式

即带状砍伐低劣老油茶树后,在带内栽植优良品种油茶的一种油茶低产林更新改造方式。按照株距×行距(4m×3m或3m×3m)进行规划,即先按行距3m进行设计,每3米砍伐一行(带),再按株距3-4m间距挖种植穴,种植穴规格:长×宽×深(50cm×50cm×40cm)。不在种植带内的老油茶树暂时保留,为幼树适当遮荫,更新后第2-4年后将老油茶树逐年伐除。

更新改造的造林、验收相关要求参照《三江侗族自治县九万山多民族聚居区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新造林工程项目实施细则》执行。

1




版权所有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府
地址/AD: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江峰街7号
政府热线:0772-8612234 维护电话:0772-8611297
网站标识码:450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