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族自治应急管理局 2025年部门预算公开说明

来源: 三江县财政局  |   发布日期: 2025-02-10 16:25   
  • 字体大小:[
  • ]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第二部分:三江侗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2025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三江侗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2025部门预算报表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主要职责

(一)负责全县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拟订全县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政策措施,组织编制全县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计划,并监督实施。

(三)组织编制全县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指导相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建立完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推动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建设。

(四)建立全县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报告制度。

(五)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综合研判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并提出应对建议,协助自治县党委、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一般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及协助上一级应急部门处置的灾害工作。

(六)协助自治县人民政府统一协调指挥各类应急事件救援工作,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衔接各部门和乡镇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七)统筹全县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负责消防、森林火灾扑救、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生产安全事故救援等应急救援力量建设,配合上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指导各乡镇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八)指导全县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开展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九)指导协调全县村寨火灾、森林火灾、草原(地)防火、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指导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

(十)组织协调全县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指导灾情核查、损失。管理、分配上级下发和自治县本级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

(十一)依法行使自治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本县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巡查、考核工作。

(十二)按照分级、属地原则,依法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监督管理本级工矿商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依法指导、监督安全生产准入制度。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十三)依法组织指导全县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调查评估工作。

(十四)制定自治县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会同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自治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信息平台高度制度,在救灾时统一调度。

(十五)负责全县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十六)组织建立健全全县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指导乡镇防震减灾工作,监督、检查全县防震减灾工作。

(十七)完成自治县党委、自治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八)职能转变。自治县应急管理局应加强、优化、统筹全县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一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少灾害风险转变,提高全县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范化解一般安全风险。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十九)有关职责分工

1.与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林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在自然灾害防救方面的职责分工。

1)自治县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县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指导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组织协调一般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并按权限作出决定。协助自治县党委、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组织编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指导协调相关部门森林火灾、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会同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林业局、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依法统一发布灾情。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预警,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负责森林火情监测预警工作,发布森林火险、火灾信息。

2)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指导开展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报预警等工作,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

3)自治县水利局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洪水干旱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承担水情旱情监测预警和水旱台风灾害预防工作。组织编制重要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的防御洪水抗御旱灾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方案,按程序报批并组织实施。承担防御洪水应急抢险的技术支撑工作。承担台风防御期间重要水工程调度工作。 

4)自治县林业局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森林火灾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指导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等工作。组织指导国有林场林区和草原开展防火宣传教育、监测预警、督促检查等工作。

5)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管理全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并监督实施。管理全县地震烈度区划成果的应用。按照有关规定管理全县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负责全县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预测。组织对已建成的建设工程进行抗震性能鉴定。负责建设工程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组织开展农村民居和乡村公共设施地震安全技术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抗震设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6)必要时,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林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可以提请自治县应急管理局,以自治县应急指挥机构名义部署相关防治工作。

2.与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自治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自治县救灾物资储备方面的职责分工

1)自治县应急管理局负责提出全县救灾物资的储备需求和动用决策,组织编制自治县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会同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自治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确定年度购置计划,根据需要下达动用指令。

2)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自治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根据自治县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年度购置计划,负责全县救灾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根据自治县应急管理局的动用指令按程序组织调出。

(二)2024年工作目标。

1、着力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加快推进应急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监管执法,持续开展“强监管严执法年”活动,始终保持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快推进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等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装备设施安全技术性能,推广“互联网+安全生产”、先进科技的应用,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深入落实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深化危化品、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开展实操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2、深入实施全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继续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本县各部门各单位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做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对当前安全生产整治工作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深化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强化火灾风险防控,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加强防汛抗旱和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值班值守,强化江河湖库等重点部位防范,加强城镇防洪排涝,严防汛情灾情引发安全事故,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落实防汛工作岗位责任制,在汛期组织综合安全检查,协助各部门处理不安全隐患。加强汛期值守工作,确保汛期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加大山洪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森林灭火专业伍建设,加大训练力度,不断增强战斗力。

4、开展村寨防火改造提升工程“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村寨防火提升改造工程成果。

5、全面加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硬件建设,提升统一指挥调度实战能力。

6、进一步规范应急值守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进一步健全信息报告制度。

7、加强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宣教工作。通过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职工安全技能提升、学生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不断增强。

二、机构设置情况

(一)机构设置

1、办公室

负责机关日常运转,承担信息、安全、保密、信访、政务公开、重要文稿起草等工作。负责组织起草相关地方性政策措施,承担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有关重大政策研究等重要文稿起草工作。承担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承担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舆情应对、文化建设等工作,开展公众知识普及工作。开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方面对外合作与交流。负责组织相关迎检、督查工作。负责编制全县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新闻宣传、科学普及工作,指导、协助、督促有关单位做好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负责单位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劳动工资等工作。负责部门预决算、财务、装备和资产管理、内部审计工作。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工作。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股

负责依法监督检查化工(含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设备设施(特种设备除外)安全管理情况。依法监督检查相关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设备设施安全情况。指导监督相关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等工作。依法承担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情况。负责安全生产执法综合性工作,组织执法计划编制、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承担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信息传输渠道,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拟订有关科技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培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企业“三项人员”培训考核工作,组织指导应急管理社会动员工作。组织协调全县性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范的检查以及专项督查、专项整治等工作,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巡查、考核工作。

3、综合协调和防灾救灾股

统筹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组织编制全县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并负责各类应急预案衔接协调,承担预案演练的组织实施和指导监督工作。负责协调交通、建筑、电力、水利、电信、农林、旅游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调查评估工作,承担灾情核查、损失评估、救灾捐赠等灾害救助工作,拟订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和需求计划,组织建立应急物资共用共享和协调机制,组织协调重要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承担自治县救灾款物的管理、分配和监督使用工作,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协调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因灾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组织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救援队伍建设,指导应急救援队伍教育训练。建立重大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论证机制,承担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组织制定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发布预警和灾情信息。组织协调水旱灾害、地震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组织协调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协调重要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实施防御洪水抗御旱灾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工作。负责应急值守、政务值班等工作。负责建立地震监测工作体系,按照全区地震监测台网(站)建设规划,负责全县的地震监测台网(站)及其信息系统建设,管理本级地震监测台网(站),组织做好群测群防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组织指导城镇、农村、森林消防、草原(地)防火工作规划编制并推进落实,指导协调消防监督、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工作,组织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承担对自治县灾害指挥部的应急调度和现场协调保障工作,衔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工作。管理应急避难场所。推动应急重点工程和避难设施建设。

4、村寨防火监督管理股

贯彻执行村寨防火的方针、政策,监督检查指导各乡镇村寨防火工作的实施。组织村寨防火宣传教育,制定村寨防火措施,实施村寨火灾的预防工作。组织和指导乡镇开展村寨防火安全检查,实施消防监督和用火管理。组织和指导乡镇村寨消防专业人员进行消防器材培训和火灾扑救演练。按规定程序及时准确地传递火情信息,编制扑救预案和指挥方案,参与组织和指挥扑救村寨火灾。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村寨火灾案件。进行村寨火灾统计,建立村寨火灾档案,组织对乡镇的村寨防火工作目标考核。

(二)编制现状及人员构成。

我局编制数为31人,其中:行政编制12人、行政工勤编制2人、事业参公编制14人、事业编制3人。实有财政供养人数77人,其中行政在职11人,事业参公在职14人,事业在职3;编外在职实有人数88人,退休人:10人。

(三)单位车辆构成情况

专用车辆共有1辆,车牌号分别:桂BC761N,实有1辆在编一般执法执勤用车。

第二部分:三江侗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2025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收支总体情况说明

2025年部门预算总收入649.033618万元,同比上年增加95.197281万元增长17.19%;总支出649.033618万元,比上年增加95.197281万元增长17.19%。

二、部门收入总体情况说明

2025年部门预算总收入649.033618万元,明细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拨款649.033618万元,比上年增加95.197281万元,上年增长17.19%。

1)本级财政拨款649.033618万元,同比增加95.197281万元,增长17.19%

2)上级财政补助0万元,与上年持平。

2.政府性基金拨款0万元,与上年持平。

3.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0万元,同比上年持平

① 罚没收入0万元,同比上年持平

4. 单位资金收入0万元,与上年持平。

上年结余收入0万元,持平;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结转0万元,与上年持平;政府性基金拨款结转0万元,与上年持平;

收入预算与上年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

1.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增减主要原因:人员退休、调出等不确定因素导致人员经费减少

2.罚没收入增减主要原因:我局罚没收入无定性指标,罚没金额不确定性高,且金额不过我局账户直接缴入国库账户,故本年度不做罚没收入预算。

三、部门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25年部门预算总支出649.03361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本年度支出649.03361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84.709218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0.09%,同比增加37.372881万元,增长6.83%;项目支出64.3244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91%,同比增加57.8244万元,增长100%

支出预算与上年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

1.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增减主要原因:本年度招录、调等不确定因素导致人员经费增加;

2.罚没收入增减主要原因:我局罚没收入无定性指标,罚没金额不确定性高,且金额不过我局账户直接缴入国库账户,故本年度不做罚没收入预算。

四、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说明

2025年部门政拨款预算总收入649.033618万元,比上年增加95.197281万元,增长17.19%;财政拨款预算总支出649.033618万元,比上年增加 95.197281万元,增长17.19 %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招录、调入等不确定因素导致人员经费增加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2025年部门预算总支出649.03361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本年度支出649.033618万元

其中:基本支出58.4709218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0.09%,同比增加37.372881万元,增长6.83%;项目支出64.3244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91%,同比增加57.8244万元,增长100%。

1.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划分,其中:

1)208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93.911989万元,占支出总预算 14.47 %,同比增加6.107862万元,增长6.96  %。

2)210类卫生健康支出 46.338847万元,占支出总预算 7.14 %,同比增加(减少)3.552239万元,增长(下降)  8.30  %。

3)221类住房保障支出 39.970265万元,占支出总预算 6.16 %,同比减少9.001675万元,下降18.38  %。

4)224类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67.312517万元,占支出总预算72%,同比增加93.038855万元,增长24.86%。

5)212类农林水支出467.312517万元,占支出总预算0.23%,同比增加467.312517万元,增长100%。

2.按支出结构分类划分,其中:

1)基本支出预算584.709218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0.09%,同比增加 37.372881万元,增长6.83%,其中 :

①工资福利支出479.247993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81.96%,同比增加 21.321131万元,增长 4.66%;

②商品和服务支出84.379252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14.44%,同比增加15.442782万元,增长22.40%;

③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1.081973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3.60%,同比增加0.608968万元,增长 2.97%。

2)项目支出预算64.3244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91%,同比增加57.8244万元,增长100%。其中:

①一般通用项目14.3244万元,占项目支出预算22.27%,同比增加 9.3244万元,增长100%;

②特定目标类项目50.0000万元,占项目支出预算77.73%,同比增加48.5000万元,增长100%;

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2.按支出结构分类划分,其中:

1)基本支出预算584.709218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0.09%,同比增加 37.372881万元,增长6.83%,其中 :

①工资福利支出479.247993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81.96%,同比增加 21.321131万元,增长 4.66%;

②商品和服务支出84.379252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14.44%,同比增加15.442782万元,增长22.40%;

③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1.081973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3.60%,同比增加0.608968万元,增长 2.97%。

2)项目支出预算64.3244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91%,同比增加57.8244万元,增长100%。其中:

①一般通用项目14.3244万元,占项目支出预算22.27%,同比增加 9.3244万元,增长100%;

②特定目标类项目50.0000万元,占项目支出预算77.73%,同比增加48.50万元,增长100%;

七、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一)2025“三公”经费出预算8.8720万元,同比减少2.4万元,下降21.29%。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用0万元,与上年持平,无因公出国(境)计划;

2.公务接待费0.63万元,同比上年持平,无增长变动

3.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7.5万元,同比减少2.5万元,下降25%。下降原因为:本单位桂BC761N这辆车编制已转至三江侗族自治县机关事务局,故不做桂BC761N这台车的预算。

4.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同比上年持平,无公务用车购置需求。

(二)会议费支出预算0.642万元同比上年增加0.642万元万,增长100%。

(三)培训费支出预算0.1万元同比上年增加0.1万元,增长100%。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2025年本部门没有政府性基金收支业务,因此没有相应的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我部门2025年部门预算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十、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事业单位相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2025三江侗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本级及下属单位共有1个行政机关和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84.379252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15.442782万元,增长22.40%,增减变动主要原因是:年新招录、调入导致今年办公经费增加。

(二)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2025年本部门没有政府采购业务计划,因此没有政府采购预算安排,与上年持平。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1.截止上年度末固定资产期末数162.599149万元中,主要包括:通用设134台,价值86.885249万元专用设备205台,价值64.6394万元家具、用具204台,价值11.0745万元。

2.本部门公务用车编制数为1辆,实有在编1辆,价值9.772549万元,其中,经济型车1辆,价值9.772549万元

(四)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等情况说明

1.2025年编制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涉及金额 64.3244  万元

2.2025年纳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重点项目 1个,金额 5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 5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0万元。具体项目如下:

重点项目一:三江县灾害民生综合保险经费项目,预算资金50万元2025年度绩效目标为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转变传统单一的政府救灾救助模式,完善政府救助、保险保障、社会救济、自救互救“四位一体”的自然灾害救助机制,加快构建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参与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灾害救助质量和水平,帮助受灾群众快速恢复生产生活。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本级财政部门当年拨付的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3.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5.上年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6.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7.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8.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9.“三公”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市本级本级各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0.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第四部分:三江侗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2025年部门预算报表

(详见上传预算公开报表



【打印正文】
分享本文至:
×
×

2025

三江侗族自治应急管理局 2025年部门预算公开说明

  发布日期: 2025-02-10 16:25

来源: 三江县财政局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第二部分:三江侗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2025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三江侗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2025部门预算报表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主要职责

(一)负责全县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拟订全县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政策措施,组织编制全县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计划,并监督实施。

(三)组织编制全县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指导相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建立完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推动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建设。

(四)建立全县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报告制度。

(五)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综合研判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并提出应对建议,协助自治县党委、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一般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及协助上一级应急部门处置的灾害工作。

(六)协助自治县人民政府统一协调指挥各类应急事件救援工作,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衔接各部门和乡镇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七)统筹全县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负责消防、森林火灾扑救、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生产安全事故救援等应急救援力量建设,配合上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指导各乡镇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八)指导全县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开展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九)指导协调全县村寨火灾、森林火灾、草原(地)防火、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指导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

(十)组织协调全县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指导灾情核查、损失。管理、分配上级下发和自治县本级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

(十一)依法行使自治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本县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巡查、考核工作。

(十二)按照分级、属地原则,依法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监督管理本级工矿商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依法指导、监督安全生产准入制度。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十三)依法组织指导全县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调查评估工作。

(十四)制定自治县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会同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自治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信息平台高度制度,在救灾时统一调度。

(十五)负责全县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十六)组织建立健全全县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指导乡镇防震减灾工作,监督、检查全县防震减灾工作。

(十七)完成自治县党委、自治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八)职能转变。自治县应急管理局应加强、优化、统筹全县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一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少灾害风险转变,提高全县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范化解一般安全风险。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十九)有关职责分工

1.与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林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在自然灾害防救方面的职责分工。

1)自治县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县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指导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组织协调一般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并按权限作出决定。协助自治县党委、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组织编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指导协调相关部门森林火灾、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会同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林业局、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依法统一发布灾情。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预警,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负责森林火情监测预警工作,发布森林火险、火灾信息。

2)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指导开展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报预警等工作,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

3)自治县水利局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洪水干旱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承担水情旱情监测预警和水旱台风灾害预防工作。组织编制重要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的防御洪水抗御旱灾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方案,按程序报批并组织实施。承担防御洪水应急抢险的技术支撑工作。承担台风防御期间重要水工程调度工作。 

4)自治县林业局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森林火灾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指导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等工作。组织指导国有林场林区和草原开展防火宣传教育、监测预警、督促检查等工作。

5)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管理全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并监督实施。管理全县地震烈度区划成果的应用。按照有关规定管理全县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负责全县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预测。组织对已建成的建设工程进行抗震性能鉴定。负责建设工程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组织开展农村民居和乡村公共设施地震安全技术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抗震设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6)必要时,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林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可以提请自治县应急管理局,以自治县应急指挥机构名义部署相关防治工作。

2.与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自治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自治县救灾物资储备方面的职责分工

1)自治县应急管理局负责提出全县救灾物资的储备需求和动用决策,组织编制自治县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会同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自治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确定年度购置计划,根据需要下达动用指令。

2)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自治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根据自治县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年度购置计划,负责全县救灾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根据自治县应急管理局的动用指令按程序组织调出。

(二)2024年工作目标。

1、着力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加快推进应急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监管执法,持续开展“强监管严执法年”活动,始终保持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快推进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等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装备设施安全技术性能,推广“互联网+安全生产”、先进科技的应用,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深入落实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深化危化品、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开展实操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2、深入实施全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继续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本县各部门各单位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做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对当前安全生产整治工作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深化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强化火灾风险防控,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加强防汛抗旱和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值班值守,强化江河湖库等重点部位防范,加强城镇防洪排涝,严防汛情灾情引发安全事故,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落实防汛工作岗位责任制,在汛期组织综合安全检查,协助各部门处理不安全隐患。加强汛期值守工作,确保汛期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加大山洪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森林灭火专业伍建设,加大训练力度,不断增强战斗力。

4、开展村寨防火改造提升工程“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村寨防火提升改造工程成果。

5、全面加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硬件建设,提升统一指挥调度实战能力。

6、进一步规范应急值守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进一步健全信息报告制度。

7、加强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宣教工作。通过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职工安全技能提升、学生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不断增强。

二、机构设置情况

(一)机构设置

1、办公室

负责机关日常运转,承担信息、安全、保密、信访、政务公开、重要文稿起草等工作。负责组织起草相关地方性政策措施,承担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有关重大政策研究等重要文稿起草工作。承担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承担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舆情应对、文化建设等工作,开展公众知识普及工作。开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方面对外合作与交流。负责组织相关迎检、督查工作。负责编制全县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新闻宣传、科学普及工作,指导、协助、督促有关单位做好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负责单位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劳动工资等工作。负责部门预决算、财务、装备和资产管理、内部审计工作。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工作。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股

负责依法监督检查化工(含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设备设施(特种设备除外)安全管理情况。依法监督检查相关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设备设施安全情况。指导监督相关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等工作。依法承担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情况。负责安全生产执法综合性工作,组织执法计划编制、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承担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信息传输渠道,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拟订有关科技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培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企业“三项人员”培训考核工作,组织指导应急管理社会动员工作。组织协调全县性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范的检查以及专项督查、专项整治等工作,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巡查、考核工作。

3、综合协调和防灾救灾股

统筹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组织编制全县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并负责各类应急预案衔接协调,承担预案演练的组织实施和指导监督工作。负责协调交通、建筑、电力、水利、电信、农林、旅游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调查评估工作,承担灾情核查、损失评估、救灾捐赠等灾害救助工作,拟订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和需求计划,组织建立应急物资共用共享和协调机制,组织协调重要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承担自治县救灾款物的管理、分配和监督使用工作,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协调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因灾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组织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救援队伍建设,指导应急救援队伍教育训练。建立重大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论证机制,承担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组织制定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发布预警和灾情信息。组织协调水旱灾害、地震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组织协调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协调重要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实施防御洪水抗御旱灾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工作。负责应急值守、政务值班等工作。负责建立地震监测工作体系,按照全区地震监测台网(站)建设规划,负责全县的地震监测台网(站)及其信息系统建设,管理本级地震监测台网(站),组织做好群测群防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组织指导城镇、农村、森林消防、草原(地)防火工作规划编制并推进落实,指导协调消防监督、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工作,组织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承担对自治县灾害指挥部的应急调度和现场协调保障工作,衔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工作。管理应急避难场所。推动应急重点工程和避难设施建设。

4、村寨防火监督管理股

贯彻执行村寨防火的方针、政策,监督检查指导各乡镇村寨防火工作的实施。组织村寨防火宣传教育,制定村寨防火措施,实施村寨火灾的预防工作。组织和指导乡镇开展村寨防火安全检查,实施消防监督和用火管理。组织和指导乡镇村寨消防专业人员进行消防器材培训和火灾扑救演练。按规定程序及时准确地传递火情信息,编制扑救预案和指挥方案,参与组织和指挥扑救村寨火灾。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村寨火灾案件。进行村寨火灾统计,建立村寨火灾档案,组织对乡镇的村寨防火工作目标考核。

(二)编制现状及人员构成。

我局编制数为31人,其中:行政编制12人、行政工勤编制2人、事业参公编制14人、事业编制3人。实有财政供养人数77人,其中行政在职11人,事业参公在职14人,事业在职3;编外在职实有人数88人,退休人:10人。

(三)单位车辆构成情况

专用车辆共有1辆,车牌号分别:桂BC761N,实有1辆在编一般执法执勤用车。

第二部分:三江侗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2025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收支总体情况说明

2025年部门预算总收入649.033618万元,同比上年增加95.197281万元增长17.19%;总支出649.033618万元,比上年增加95.197281万元增长17.19%。

二、部门收入总体情况说明

2025年部门预算总收入649.033618万元,明细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拨款649.033618万元,比上年增加95.197281万元,上年增长17.19%。

1)本级财政拨款649.033618万元,同比增加95.197281万元,增长17.19%

2)上级财政补助0万元,与上年持平。

2.政府性基金拨款0万元,与上年持平。

3.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0万元,同比上年持平

① 罚没收入0万元,同比上年持平

4. 单位资金收入0万元,与上年持平。

上年结余收入0万元,持平;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结转0万元,与上年持平;政府性基金拨款结转0万元,与上年持平;

收入预算与上年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

1.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增减主要原因:人员退休、调出等不确定因素导致人员经费减少

2.罚没收入增减主要原因:我局罚没收入无定性指标,罚没金额不确定性高,且金额不过我局账户直接缴入国库账户,故本年度不做罚没收入预算。

三、部门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25年部门预算总支出649.03361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本年度支出649.03361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84.709218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0.09%,同比增加37.372881万元,增长6.83%;项目支出64.3244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91%,同比增加57.8244万元,增长100%

支出预算与上年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

1.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增减主要原因:本年度招录、调等不确定因素导致人员经费增加;

2.罚没收入增减主要原因:我局罚没收入无定性指标,罚没金额不确定性高,且金额不过我局账户直接缴入国库账户,故本年度不做罚没收入预算。

四、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说明

2025年部门政拨款预算总收入649.033618万元,比上年增加95.197281万元,增长17.19%;财政拨款预算总支出649.033618万元,比上年增加 95.197281万元,增长17.19 %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招录、调入等不确定因素导致人员经费增加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2025年部门预算总支出649.03361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本年度支出649.033618万元

其中:基本支出58.4709218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0.09%,同比增加37.372881万元,增长6.83%;项目支出64.3244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91%,同比增加57.8244万元,增长100%。

1.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划分,其中:

1)208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93.911989万元,占支出总预算 14.47 %,同比增加6.107862万元,增长6.96  %。

2)210类卫生健康支出 46.338847万元,占支出总预算 7.14 %,同比增加(减少)3.552239万元,增长(下降)  8.30  %。

3)221类住房保障支出 39.970265万元,占支出总预算 6.16 %,同比减少9.001675万元,下降18.38  %。

4)224类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67.312517万元,占支出总预算72%,同比增加93.038855万元,增长24.86%。

5)212类农林水支出467.312517万元,占支出总预算0.23%,同比增加467.312517万元,增长100%。

2.按支出结构分类划分,其中:

1)基本支出预算584.709218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0.09%,同比增加 37.372881万元,增长6.83%,其中 :

①工资福利支出479.247993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81.96%,同比增加 21.321131万元,增长 4.66%;

②商品和服务支出84.379252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14.44%,同比增加15.442782万元,增长22.40%;

③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1.081973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3.60%,同比增加0.608968万元,增长 2.97%。

2)项目支出预算64.3244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91%,同比增加57.8244万元,增长100%。其中:

①一般通用项目14.3244万元,占项目支出预算22.27%,同比增加 9.3244万元,增长100%;

②特定目标类项目50.0000万元,占项目支出预算77.73%,同比增加48.5000万元,增长100%;

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2.按支出结构分类划分,其中:

1)基本支出预算584.709218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0.09%,同比增加 37.372881万元,增长6.83%,其中 :

①工资福利支出479.247993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81.96%,同比增加 21.321131万元,增长 4.66%;

②商品和服务支出84.379252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14.44%,同比增加15.442782万元,增长22.40%;

③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1.081973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3.60%,同比增加0.608968万元,增长 2.97%。

2)项目支出预算64.3244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91%,同比增加57.8244万元,增长100%。其中:

①一般通用项目14.3244万元,占项目支出预算22.27%,同比增加 9.3244万元,增长100%;

②特定目标类项目50.0000万元,占项目支出预算77.73%,同比增加48.50万元,增长100%;

七、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一)2025“三公”经费出预算8.8720万元,同比减少2.4万元,下降21.29%。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用0万元,与上年持平,无因公出国(境)计划;

2.公务接待费0.63万元,同比上年持平,无增长变动

3.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7.5万元,同比减少2.5万元,下降25%。下降原因为:本单位桂BC761N这辆车编制已转至三江侗族自治县机关事务局,故不做桂BC761N这台车的预算。

4.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同比上年持平,无公务用车购置需求。

(二)会议费支出预算0.642万元同比上年增加0.642万元万,增长100%。

(三)培训费支出预算0.1万元同比上年增加0.1万元,增长100%。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2025年本部门没有政府性基金收支业务,因此没有相应的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我部门2025年部门预算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十、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事业单位相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2025三江侗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本级及下属单位共有1个行政机关和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84.379252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15.442782万元,增长22.40%,增减变动主要原因是:年新招录、调入导致今年办公经费增加。

(二)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2025年本部门没有政府采购业务计划,因此没有政府采购预算安排,与上年持平。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1.截止上年度末固定资产期末数162.599149万元中,主要包括:通用设134台,价值86.885249万元专用设备205台,价值64.6394万元家具、用具204台,价值11.0745万元。

2.本部门公务用车编制数为1辆,实有在编1辆,价值9.772549万元,其中,经济型车1辆,价值9.772549万元

(四)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等情况说明

1.2025年编制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涉及金额 64.3244  万元

2.2025年纳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重点项目 1个,金额 5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 5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0万元。具体项目如下:

重点项目一:三江县灾害民生综合保险经费项目,预算资金50万元2025年度绩效目标为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转变传统单一的政府救灾救助模式,完善政府救助、保险保障、社会救济、自救互救“四位一体”的自然灾害救助机制,加快构建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参与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灾害救助质量和水平,帮助受灾群众快速恢复生产生活。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本级财政部门当年拨付的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3.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5.上年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6.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7.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8.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9.“三公”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市本级本级各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0.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第四部分:三江侗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2025年部门预算报表

(详见上传预算公开报表




版权所有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府
地址/AD: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江峰街7号
政府热线:0772-8612234 维护电话:0772-8611297
网站标识码:450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