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生态经” 唱好“特色戏” 打好“文旅牌”——三江以生态文旅深度融合强县富民
来源: 三江县文体广旅局  |   发布日期: 2023-12-11 23:00    |
  • 字体大小:[
  • ]
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依托生态和民族文化两大资源,坚持生态固本、文化铸魂、旅游富民,着力念好“生态经”、 唱好“特色戏”、 打好“文旅牌”,全力推动三江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生态固本,筑牢侗乡文旅根基






三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为一体的生态建设机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绿色”成为三江发展的鲜明底色。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政策体系;统筹开展县容县貌整治、河道综合整治、水上综合执法等专项行动,系统推进乡村垃圾处理、农村饮用水安全、特色村屯建设、农村能源利用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达80.2(优),为生态旅游提供良好条件;大力发展“两茶一木、稻田养鱼”生态产业,构建茶叶、油茶、杉木“中长期”产业与种稻养鱼“短平快”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成功打造仙人山茶园、侗天湖茶园、万亩茶园、马湾茶园等生态茶园。2022年,三江地表水质达国家Ⅱ类标准以上,全年空气优良率达99.6%,森林覆盖率达79.7%,荣获2022年度“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为生态旅游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文化铸魂,丰盈侗乡文旅内涵






近年来,三江不断健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成10个自治区级“非遗”基地,实施“非遗”人才培育工程,深入推进侗族木构建筑、侗族大歌、侗戏等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目前,全县共有程阳永济桥、马胖鼓楼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侗族大歌、多耶等国家级非遗名录4项,自治区级非遗名录41项,各级非遗传承人276名。成立侗乡茶文化研究学会,建设茶文化博物馆,打造侗寨打油茶文化体验馆等特色茶文化企业,不断丰富茶文化元素,打响“侗茶”文化品牌。同时,推动茶文化与民族元素深度融合,将多耶、侗族琵琶歌、坐妹等侗乡特色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打油茶文化,赋予“侗茶”文化新内涵。规范民俗节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定期举办侗族大歌、多耶、侗戏、侗族琵琶歌等民俗活动,中国(柳州·三江)侗族多耶节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民俗特色节庆品牌”。




坚持旅游富民,促进侗乡融合发展






三江创新“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将非遗项目、民俗演艺、采茶制茶等打造成美丽风景和热门业态,带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目前,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1.6万人,助力侗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依托鼓楼、风雨桥、侗族木构建筑打造程阳八寨景区,依托古城文化打造丹洲生态休闲度假岛,传承开发《坐妹·三江》《侗恋程阳》等情景互动演出项目,把拦路迎宾、月也、芦笙踩堂、百家宴、侗族大歌等侗族民俗风情与沉浸式体验旅游深度融合,吸引游客云集侗乡、流连忘返。程阳八寨景区每年举行民俗风情演出近700场、百家宴约200场;布央村依托生态茶园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游景区——布央仙人山景区,开发千亩茶园观光游、云雾山上观日出、采制茶体验、打油茶特色饮茶体验等旅游项目,打造茶旅融合金名片。目前,全县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7个、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4个、星级农家乐19家,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居家办民宿、开餐馆、卖特产、当演员、做导游,让村民在家门口端稳“旅游饭碗”。



信息来源:风情三江



【打印正文】
分享本文至:

三江要闻

念好“生态经” 唱好“特色戏” 打好“文旅牌”——三江以生态文旅深度融合强县富民

  发布日期: 2023-12-11 23:00

来源: 三江县文体广旅局

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依托生态和民族文化两大资源,坚持生态固本、文化铸魂、旅游富民,着力念好“生态经”、 唱好“特色戏”、 打好“文旅牌”,全力推动三江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生态固本,筑牢侗乡文旅根基






三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为一体的生态建设机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绿色”成为三江发展的鲜明底色。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政策体系;统筹开展县容县貌整治、河道综合整治、水上综合执法等专项行动,系统推进乡村垃圾处理、农村饮用水安全、特色村屯建设、农村能源利用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达80.2(优),为生态旅游提供良好条件;大力发展“两茶一木、稻田养鱼”生态产业,构建茶叶、油茶、杉木“中长期”产业与种稻养鱼“短平快”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成功打造仙人山茶园、侗天湖茶园、万亩茶园、马湾茶园等生态茶园。2022年,三江地表水质达国家Ⅱ类标准以上,全年空气优良率达99.6%,森林覆盖率达79.7%,荣获2022年度“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为生态旅游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文化铸魂,丰盈侗乡文旅内涵






近年来,三江不断健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成10个自治区级“非遗”基地,实施“非遗”人才培育工程,深入推进侗族木构建筑、侗族大歌、侗戏等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目前,全县共有程阳永济桥、马胖鼓楼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侗族大歌、多耶等国家级非遗名录4项,自治区级非遗名录41项,各级非遗传承人276名。成立侗乡茶文化研究学会,建设茶文化博物馆,打造侗寨打油茶文化体验馆等特色茶文化企业,不断丰富茶文化元素,打响“侗茶”文化品牌。同时,推动茶文化与民族元素深度融合,将多耶、侗族琵琶歌、坐妹等侗乡特色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打油茶文化,赋予“侗茶”文化新内涵。规范民俗节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定期举办侗族大歌、多耶、侗戏、侗族琵琶歌等民俗活动,中国(柳州·三江)侗族多耶节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民俗特色节庆品牌”。




坚持旅游富民,促进侗乡融合发展






三江创新“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将非遗项目、民俗演艺、采茶制茶等打造成美丽风景和热门业态,带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目前,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1.6万人,助力侗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依托鼓楼、风雨桥、侗族木构建筑打造程阳八寨景区,依托古城文化打造丹洲生态休闲度假岛,传承开发《坐妹·三江》《侗恋程阳》等情景互动演出项目,把拦路迎宾、月也、芦笙踩堂、百家宴、侗族大歌等侗族民俗风情与沉浸式体验旅游深度融合,吸引游客云集侗乡、流连忘返。程阳八寨景区每年举行民俗风情演出近700场、百家宴约200场;布央村依托生态茶园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游景区——布央仙人山景区,开发千亩茶园观光游、云雾山上观日出、采制茶体验、打油茶特色饮茶体验等旅游项目,打造茶旅融合金名片。目前,全县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7个、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4个、星级农家乐19家,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居家办民宿、开餐馆、卖特产、当演员、做导游,让村民在家门口端稳“旅游饭碗”。



信息来源:风情三江




版权所有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府
地址/AD: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江峰街7号
政府热线:0772-8612234 维护电话:0772-8611297
网站标识码:450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