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大小:[小
- 中
- 大]
金秋时节,三江侗族自治县西部的培进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房屋上,刚收割的高山糯米一把把悬挂着,颗颗饱满、金光灿灿,引人驻足;重阳节前后,村民们忙着采摘油茶果,村内三处收购点以1.1元/斤的价格敞开收购,从早到晚人声鼎沸,卖果、收果的村民挤挤攘攘,热闹非凡。“今年风调雨顺,果大肉肥,又是一个丰收年!”村民们脸上满是幸福笑容。

(晾晒的糯米禾把)
培进村属高寒高坡山区,平均海拔700多米,充足的日照、较大的温差与丰富的山泉水,孕育出品质优良的农作物,其中高山糯米早已名声鹊起,享誉四乡。过去,该村因山高路险,农产品规模小、销售难,村民经济来源多依赖外出务工。自巩固脱贫攻坚衔接期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与后盾单位柳州市农投集团的支持下,村两委联合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打出产业发展“组合拳”。
在产业培育上,该村既升级传统产业,又拓展新兴品类。针对传统油茶“扫地籽”产量低、易霉烂的问题,2019年依托县里扶持开发3片共600多亩油茶基地,如今油茶树已挂果并逐步进入高产期;今年6月,上级政府部门支持修建的5公里水泥产业路直通别塘山油茶基地,彻底解决运输难题。村民杨新华承包了该基地100亩油茶,去年卖果收入超11万元,“今年产量更高,路通了还省了不少人力物力成本,我打算继续扩种,靠油茶发家致富!”

(第一书记在采收油茶果)
    
(新修建的水泥产业路)
在产销对接上,工作队巧用后盾单位优势,为农产品打通“出山通道”:开办大米加工厂提升附加值,在柳州市设立农产品销售点拓宽市场,注册“培进云岭山”商标打造品牌。如今,培进村特色农产品阵容日益壮大,除糯米、油茶外,还有茶叶、八角、钩藤、红薯等种植品类,以及存栏400多头的土黄牛、300多头的藏香猪,另有土鸡、土鸭等养殖产业,每年能为每户村民增收2-3万元。
“我们不仅要让农产品有特色、卖得出,更要营造栓心留人的环境。”村支书杨同新介绍,下一步该村将重点发展茶叶产业,计划明年春天新开发200亩以上茶园,持续以特色产业为笔,绘就乡村振兴富民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