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大小:[小
- 中
- 大]
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让更多群众领略芦笙艺术的独特魅力,7月3日,由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主办、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承办的2025年“三区”文化志愿者-侗族多管芦笙吹奏培训班在高秀村中心戏台正式开班,此次培训班吸引了50名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学员踊跃参与,现场氛围热烈。
开班仪式上,第一书记发表致辞,强调了芦笙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希望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深入感受芦笙艺术的魅力,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随后,2025年“三区”文化志愿者吴许銮老师为学员们详细介绍了芦笙的历史渊源、构造特点,并进行了精彩的演奏示范。悠扬的旋律回荡在现场,赢得阵阵掌声,也点燃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
本次培训班为期5天,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涵盖芦笙基础乐理、吹奏技巧、侗族经典曲目练习等内容,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无论是零基础的“小白”,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芦笙演奏技能。
“今后,我局还将持续开展更多民族文化传承活动,让芦笙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队伍中来。”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罗如芹说。
据悉,侗族芦笙的传承我县已成功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传统音乐类(侗族器乐)系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自治区级传承3人、市级传承3人、县级传承2人;如传统舞蹈类(三江侗族芦笙踩堂舞)系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自治区级传承1人、市级传承2人、县级传承1人。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团体,《侗族芦笙踩堂舞》团体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