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族特色赋能普法,绘就侗乡法治新景
来源: 三江侗族自治县司法局  |   发布日期: 2025-04-28 17:25    |
  • 字体大小:[
  • ]

在湘黔桂三省交界的侗乡腹地,三江侗族自治县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底蕴,深耕法治建设领域,勾勒出一幅“礼法交融”的独特画卷,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一、集结民族力量,厚植普法根基

三江侗族自治县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多举措壮大普法队伍。县司法局组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总队”,各乡镇成立 “普法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一线播撒法律种子。全县 170 个行政村(社区)均配备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从 12 个部门精心挑选司法骨干组成县级“八五”普法讲师团,各个行政村培育了一批“法律明白人”。

这些普法队伍巧妙借助民族文化,深入村寨,在鼓楼、款坪、风雨桥,每年开展500多场法治宣传活动。在欢快轻松的氛围里分享法律知识,推动法律知识在侗乡广泛传播。

二、依托民族节庆,创新普法路径

三江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县司法局将法治宣传巧妙融入各类民俗节日。由退休干部和民间艺人组成的十二支“鼓楼普法轻骑队”,把法律法规改编成侗族琵琶歌、笛子歌、侗戏唱段等。

“耶歌唱法 ”活动中,大家手拉手围成圈,唱起欢快耶歌,歌词融入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法律知识。“月也”访亲时,“法治灯谜”趣味十足,围绕《治安管理处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设置谜题,人们穿梭在挂着红灯笼的侗寨小巷,在猜谜中学习法律。近年来,“法治侗戏下乡”“耶歌普法巡演”等活动累计开展 300 余场。各类普法活动,让群众在欢庆节日之际接受法治熏陶。

三、传承“侗款”文化,融汇法治智慧

“侗款大如天,古规传万年”,“侗款”是侗寨治理的关键准则。三江县创新推动“讲款”文化与现代法律体系有机结合。村寨间出现山林权属、宅基地纠纷时,款师和“寨佬”会在“款坪”或鼓楼火塘边,依据《祖公款》追溯古约。款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讲述先辈守护山林、土地的规矩,唤起众人对传统的敬重,再引用现代法律条文进行调解。

每逢“讲款日”,司法局普法员会在鼓楼播放侗语配音的法治动画片《款约新传》,将古老款约中“偷牛盗马要赔银 ”等条款与现代民法典对应呈现。近三年,全县依托“讲款”文化化解 1000 余起矛盾纠纷,使古老款约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民族化生动实践。

侗歌唱法治、侗戏演法戏、侗绣绣法景……三江县立足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以“二月二民歌节”“三月三花炮节”等民风民俗和民族节庆为载体,开展“侗乡齐唱普法耶”“耶歌送法”“月也讲款”等寓教于乐、寓教于俗的普法形式,做中了普法工作的“特”字文章,让广大群众在看侗戏、听侗歌、唱侗耶等风俗活动中接受法治教育,提升法治意识,为法治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打印正文】
分享本文至:

三江要闻

以民族特色赋能普法,绘就侗乡法治新景

  发布日期: 2025-04-28 17:25

来源: 三江侗族自治县司法局

在湘黔桂三省交界的侗乡腹地,三江侗族自治县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底蕴,深耕法治建设领域,勾勒出一幅“礼法交融”的独特画卷,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一、集结民族力量,厚植普法根基

三江侗族自治县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多举措壮大普法队伍。县司法局组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总队”,各乡镇成立 “普法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一线播撒法律种子。全县 170 个行政村(社区)均配备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从 12 个部门精心挑选司法骨干组成县级“八五”普法讲师团,各个行政村培育了一批“法律明白人”。

这些普法队伍巧妙借助民族文化,深入村寨,在鼓楼、款坪、风雨桥,每年开展500多场法治宣传活动。在欢快轻松的氛围里分享法律知识,推动法律知识在侗乡广泛传播。

二、依托民族节庆,创新普法路径

三江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县司法局将法治宣传巧妙融入各类民俗节日。由退休干部和民间艺人组成的十二支“鼓楼普法轻骑队”,把法律法规改编成侗族琵琶歌、笛子歌、侗戏唱段等。

“耶歌唱法 ”活动中,大家手拉手围成圈,唱起欢快耶歌,歌词融入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法律知识。“月也”访亲时,“法治灯谜”趣味十足,围绕《治安管理处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设置谜题,人们穿梭在挂着红灯笼的侗寨小巷,在猜谜中学习法律。近年来,“法治侗戏下乡”“耶歌普法巡演”等活动累计开展 300 余场。各类普法活动,让群众在欢庆节日之际接受法治熏陶。

三、传承“侗款”文化,融汇法治智慧

“侗款大如天,古规传万年”,“侗款”是侗寨治理的关键准则。三江县创新推动“讲款”文化与现代法律体系有机结合。村寨间出现山林权属、宅基地纠纷时,款师和“寨佬”会在“款坪”或鼓楼火塘边,依据《祖公款》追溯古约。款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讲述先辈守护山林、土地的规矩,唤起众人对传统的敬重,再引用现代法律条文进行调解。

每逢“讲款日”,司法局普法员会在鼓楼播放侗语配音的法治动画片《款约新传》,将古老款约中“偷牛盗马要赔银 ”等条款与现代民法典对应呈现。近三年,全县依托“讲款”文化化解 1000 余起矛盾纠纷,使古老款约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民族化生动实践。

侗歌唱法治、侗戏演法戏、侗绣绣法景……三江县立足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以“二月二民歌节”“三月三花炮节”等民风民俗和民族节庆为载体,开展“侗乡齐唱普法耶”“耶歌送法”“月也讲款”等寓教于乐、寓教于俗的普法形式,做中了普法工作的“特”字文章,让广大群众在看侗戏、听侗歌、唱侗耶等风俗活动中接受法治教育,提升法治意识,为法治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版权所有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府
地址/AD: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江峰街7号
政府热线:0772-8612234 维护电话:0772-8611297
网站标识码:450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