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音乐,恒久的记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来源: 县文体广旅局  |   发布日期: 2020-07-22 16:10    | 浏览量:|
  • 字体大小:[
  • ]

在人类建筑史上,西方人善于用石头来建筑,希腊的帕台农神庙、意大利的罗马斗兽场、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法国的凡尔赛宫……都是杰出代表。中国人则以木构建筑享誉世界,现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构建筑——日本东大寺,就出自宋代宁波著名工匠陈和卿之手。既然在世界上难有对手,中国人自己就要比个高下,那么侗族可能要拔下头筹,因为他们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会玩木头”的民族。

▲侗寨高定村位于群山环绕的山谷,四周竹树苍郁,袅袅白烟升起,如梦似幻。它的传统木构建筑保存极为完整,7 座大小鼓楼各具特色、交相辉映,一排排吊脚楼分布均匀、层次分明,令人赞叹。摄影/贺肖华

至今保留在侗寨木匠手艺传承中的大木手艺,堪称一个完整的木构体系,其工艺精湛而质朴,不但让今天的我们叹服,更散发着远古的文化气息。总体来讲,侗寨的木构体系几乎囊括了木构建筑的全部手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担、挑、抬、拉、叠、撑、悬”七个方面。侗族建筑的所有构件几乎都是木材,而木材的承载力有限,易弯易折。为保证建筑的稳固性,侗族工匠十分注意力学原理的巧妙运用,以使承重力的分布恰到好处。主承柱的大小,短柱、瓜柱的设置,穿枋的厚薄、宽窄、长短,榫眼的开挖,等等,都必须考虑到其承载的重量及力度的准确。而这一切,又是在木材与传统工具相互适应、相互激发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的。

▲侗寨的木构体系几乎囊括了木构建筑的全部手法和经验,这是平铺下寨鼓楼构架图。图源/《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鼓楼与风雨桥》

从木构历史来看,自原始社会的巢居,到魏唐时期的干栏式建筑,再到如今三十多层高的鼓楼、横跨江河的百米桥楼,侗族木构建筑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演进成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其建造工艺——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充分展现了侗族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

从木构建筑的类型来看,鼓楼、歌坪、萨堂(始祖母祠堂)、戏台、民居、禾晾、禾仓、寨门、凉亭、风雨桥,这十大主要类型构成了一个侗寨完整的木构建筑群。其中,又以鼓楼、风雨桥最有看点。

▲三江县和里村的三王宫,是侗族人祭祀夜郎王竹多筒三个儿子的大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建筑分前后楼,前楼设有侗戏台,后楼大殿为三开间平房。每年和里村的庙会节,三王宫戏台前都会聚集很多人,观看戏台上盛装的侗戏和歌舞表演。摄影/覃美春

鼓楼又称“罗汉楼”,传说是仿照“杉树王”的样子建造,总体轮廓极像杉树,也有汉族密檐多层佛塔的影子。从外部看,楼顶是连串葫芦形的顶尖,直刺苍穹。中部是高密度重檐叠加的楼体塔身,从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楼檐一般为六角(也有八角、四角),俗称“六面倒水”,每一分水的突出部分都有翘角。由于侗族把奇数视为吉祥之数,因此重檐都是单数,最少一层,最多21层。鼓楼底部多是正方形,四周有宽大结实的长凳,供人歇坐;中间是一个或方或圆的大火塘。从内部看,全楼以杉木凿榫衔接,四根顶梁大柱拔地凌空,象征四方、四季;十二根衬柱环楼而立,象征十二个月份;排枋纵横交错,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虽然通体全是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其木构特征集中体现在担、挑、抬、拉四种方式之中,这四种手法的运用在鼓楼建筑中互相交融,共同谱就了侗寨中风情各异却识别性极强的鼓楼交响乐。

▲鼓楼是村寨生活的中心,在宽敞的鼓楼坪上,侗族人可以聚会、表演歌舞、休息游戏。摄影/张炳光

担。指穿枋上担起的一组组瓜柱和横梁上担起的短柱。瓜柱和短柱均承载有檩条及瓦檐的重量,因此,瓜柱和短柱在梁枋上的位置必须精准,使两头受力均匀。担的手法,要特别考虑穿枋和梁枋的承重能力,用材必须够宽够厚,否则就会被压弯而产生断裂。通常,以主承柱上的榫眼为支点,根据两头的重量,确定瓜柱、短柱(或悬柱)与主承柱的间距。

挑。指在主承柱或檐柱上伸出的穿枋或设置的翘手挑起悬空的吊柱。挑的手法运用在侗族木构建筑上,不仅增加了楼架的稳定性、承重分布的均衡性,而且构成了侗族建筑的主要特色:吊脚楼。悬空的吊柱占天不占地,既扩大了房屋的空间,又增添了建筑物的秀气,美观大方。在鼓楼建造中,鼓楼四根主承柱顶端伸出的穿枋和设置的翘手,各挑住一根悬空的吊柱,并利用四根吊柱承托顶层的重量。

▲常见的四角鼓楼内部结构。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摄影/李玉祥

抬。抬运用于两种情形:一是整座建筑的重量靠主承柱和檐柱、短柱来抬着,一是连接主承柱和檐柱的穿枋之上抬着的瓜柱或短柱。横穿直套的枋和梁,犹如一根根抬杠,支撑在主承柱和檐柱、短柱的肩上和腰上。在备料和对木材进行裁割时,必须根据重量,首先确定木料的胸围、厚度、宽度、长度。

拉。指梁、枋互相穿插,互相勾连,互相牵引,从而使整个建筑前后拉紧拉稳,构成统一的整体。侗族工匠开始建造前,首先要丈量好地形,根据不同的地形来确定建筑的主体构架,在考虑柱子布局的时候,同时考虑梁、枋的承重和拉力。运用拉的手法,最关键的是榫眼的设置和穿枋的摆布。如果一根枋条拉不紧,就要增加另一根来共同拉动;从一个方向拉不稳,就要考虑从不同方向开挖榫眼、设置方条来辅助拉动。

▲鼓楼并不只在节日与重大事件时才派上用场,它亦是村民日常生活的休闲空间。农忙时歇脚,闲时可围坐打牌聊天。摄影/李贵云

以上种种手法,并非一朝一夕即可成就,也不是某个杰出工匠的构思,而是与侗族人与自然共栖的建筑观、材料观互为表里,它不单是技艺,更是侗家人投射在一座座建筑桥梁上的木构记忆,时光痕迹。当我们贴近观察其营造过程,会发现这样的时光痕迹清晰在目:侗族人立寨必先立鼓楼,如果是一时财力物力人力做不到,也须先立一根杉木柱子以作鼓楼之替身。之所以选择杉木,是源于侗族人大柱崇拜和以杉木为图腾的古老传统。特别是杉树的生命力旺盛,老树倒后,根部又会源源不断发出新苗以至成片成林,自然成为宗族兴旺、子嗣繁盛的最好象征。鼓楼还体现了古侗族以龙蛇为图腾的文化记忆,有“鼓楼建在龙窝上”的说法。从高空俯视,一座鼓楼就是一条盘缠坐卧的巨龙,复杂多变的塔顶是龙头,青鳞鳞的层檐瓦片是龙鳞,下大上小的楼体就是龙身,十分逼真。

▲建造鼓楼的主要大柱、枋梁需经过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选定,方可作为鼓楼建造用材。摄影/粟远和

鼓楼平时空闲,可供族人自由进出,只有遇到重大事情需要商议,比如起款定约、抵御外敌时,才击鼓召集民众。楼前广场更是全民娱乐场地——夏日消暑纳凉、冬月围火唱歌、节日聚集欢乐。

神圣而不神秘,超然却拒绝冰冷。从鼓楼的身上,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性格——去矫饰而存真实。

如果说鼓楼是每座侗寨的标志,那么风雨桥则不但是侗寨另一道绝美的风景,更是深入侗家精神世界的灵魂之桥。

风雨桥又称廊桥、亭桥,就是在木悬臂梁式平桥上建造长廊。侗区多河溪,风雨桥几乎每寨都有,有的并不只一座,是入寨必经之路,既可遮风避雨,又可兼作寨门,更是游息聚谈之所。每逢盛节,外寨亲友来会,全寨人齐集桥头,盛装出迎,唱拦路歌、奉敬客酒、赛芦笙舞,显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风雨桥的选址十分讲究,桥外看桥、桥内看景,与环境和自然完美地融为一体。

▲岜团桥是风格极为独特的风雨桥,分两层,人畜分道,畜行于桥侧,互不干扰,周边有木板壁隔开,堪称木建筑立交桥。摄影/陈碧信

侗寨木构体系七大工艺特点的前述四种体现在鼓楼上,叠、撑、悬这三种则在风雨桥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叠。通常与挑的手法结合使用。在横梁或枋条的承重能力不够的情况下,为了缩短在柱子间的跨距,就在两边柱子各增设一节挑手,使其与横梁、枋条彼此相叠;或将两边同一楼层的枋条、横梁伸长,使中间的梁枋左右两头与之相叠,从而提高梁枋的承载能力。还有一种相叠的手法,是直接在原有的梁枋之上又叠加一根梁柱,使相叠的两根梁共同承担重力。

▲风雨桥优美坚固,既可供人行走,又可挡风避雨,还能供人休息或迎宾接客。摄影/张琪琪

撑。指主承柱、檐柱、短柱、瓜柱、雷公柱对各层楼檐及其上面的装饰物的支撑作用。主承柱分布是否合理,承托短柱和瓜柱的梁枋的厚宽度,都会影响整个台架的支撑能力。像鼓楼和风雨桥亭塔,主承柱要求又粗又大,短柱和瓜柱按层数的增多而需要成倍增加。楼台层的檐角数目不同,或四角或六角或八角,其檐柱、短柱、瓜柱的布局及数量也不一样。地形不同的建筑,其重力的分布有着很大的差异,对各种柱子的长短、大小以及布局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鼓楼底层或二层的会厅,既要考虑支撑力的合理布局,又要考虑空间的实用功能,尽量减少柱子的数量,以留出更大的活动空间。

▲风雨桥,都是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摄影/陈碧信

悬。即悬臂托架简支梁手法,主要运用在风雨桥底梁的架设上。以数根巨大的圆木编排成排(圆木端部挖槽,用横木嵌进槽内连成排),数排垒叠在桥墩台上(中间以横木按一定的距离隔开),层层向外伸出为托架梁(通常为两至三层),然后在上层托架梁的端部,架设悬臂简支梁(主梁)。托架梁的设置,减少了大梁(悬臂简支梁)的跨度。上层托架梁的长度,通常要比下层托架梁长三分之一左右,逐层增加。这种悬臂托架简支梁的手法,对力学原理的运用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永济桥上琳琅满目的民族特色工艺品。风雨桥上人来人往,不仅是交通、休憩和祭祀的场所,也是社交、娱乐、商贸之所。摄影/卢伊琳

纵观整个柳州地区的风雨桥,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三江县马安寨程阳桥,这座桥跨在林溪河上,全长78米,有二台三墩四孔五楼和十九间桥廊。走近三江风雨桥,你必被它桥头塔亭的繁复壮丽所震撼。檐角飞翘,层层叠叠的塔檐逐渐向上收缩,透出与天相接的犀利。同时,六角歇山顶又如屋顶给人庇护般的温暖。当你越过那一根根整齐壮实的廊柱,望向桥廊尽头,重重廊,似重重门深邃悠长。沿着风雨桥两侧的长廊走一走,既可细细欣赏,亦可极目眺望,还可坐下小憩。此刻,你无惧风雨无惧烈阳,可尽情享受脚下河面带给你的滋润清凉,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田野,头上如巨型乐高积木拼插出的深邃塔顶,美不胜收。只有旁边嗖嗖开过的车辆提示你,这座桥可不只是用来游览的,它还像传统的石拱桥一样结实耐用。

▲永济桥立面图。图源/《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鼓楼与风雨桥》

如果爬上附近的制高点,俯瞰整座风雨桥,会看到它横卧江面,与山河相接,吞吐不息。檐顶站立着双龙抢宝、鳌鱼、宝葫芦、飞鸟等侗族人心中的图腾,它们灵动可爱,生机勃勃地列成一队,守护着这里的山水生灵。

除了生活实用,风雨桥在侗族观念中还是沟通阴阳两界的“生命之桥”和护寨纳财的“福桥”。因此,侗族在造桥时总是不吝雕琢修饰之能事。哪怕是很短的小桥,也要弄个重檐桥廊,甚至在廊顶上修出数个多层檐的亭阁宝顶,使其集亭、塔、廊、桥为一体,就像是带了鼓楼的长廊。这种超越实用之上的对美的执着,只能用奢侈来形容了。

三江同乐响,一座新风雨桥落成,在举办庆典。风雨桥是锁住村寨福气的风水桥,侗族人会集全寨的财力、物力修建。风雨桥的建造过程与礼俗仪式相伴,开工挖基脚要烧香,举行开槽仪式;上梁立屋架有隆重的上梁仪式;建成后全寨人要来“踩桥”庆祝,烧香拜神。摄影/覃美春

在鼓楼与风雨桥的身上见识了侗族精湛的木构技艺,我们禁不住对那些运斧斤、掌算筹的传统侗族木构匠人生出强烈的好奇,是怎样一个群体,才能成就如此精美的建筑艺术?侗族的木构手艺并无成文书籍,所有的技艺都由匠人心口相传;更为可贵的是,在传统手艺愈行愈远的今天,他们至今依然活跃在侗乡的村村寨寨。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才是侗族木构技艺的心灵载体与活化石。

▲风雨桥两侧柱间设有通长坐凳,供路人休息、乘凉、谈心。图为侗族老人在风雨桥上乘凉和做手工艺。摄影/李玉祥

侗族人把自己寨子中的木构匠人称为“梓匠”,从这个称谓我们就可以嗅到其流传久远的历史气息。“梓人”是古语,今天已经很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词汇之中了。而这些“梓匠”是天生的建筑大师。他们在整体构思之后,会就地取材,把一条楠竹破开制成“匠杆”,用独特的“墨师文”,就能完成所有部件的全部度量和标注。一根“匠杆”画宏图,墨线毫厘也不偏。再高大的鼓楼,再长的风雨桥,也只靠这半边竹杆来下墨,数千件构件,数千个榫眼,下墨均准确无误,分毫不差。如果直播施工现场,想必这些工匠人人都有成为“网红”“爆款”的实力。

▲永济桥既是围合山林、水田和村寨的一道屏障,更是山水田园画卷当中的点睛之笔。风雨桥与山丘、河溪、村寨、油菜地和谐相融。摄影/吴练勛

与许多传统技艺一样,如今的侗族木构建筑也面临着延续的危机。现代生活、都市生活,对年轻人显然更有吸引力。虽然他们也以自己的民族建筑、传统工艺自豪,但愿意以“玩木头”为生的越来越少。当本为生存而发展出的技艺,越来越解决不了生存问题,或者与生活日常的关联越来越小的时候,无论它们是否独特、是否精湛,都会慢慢由被使用变成被观赏、被保护,成为博物馆的组成部分。而作为景观的传统,是否还能保存民族文化的灵魂,这是人类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来源:国家全景地理


【打印正文】
分享本文至:

三江要闻

凝固的音乐,恒久的记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发布日期: 2020-07-22 16:10

来源: 县文体广旅局

在人类建筑史上,西方人善于用石头来建筑,希腊的帕台农神庙、意大利的罗马斗兽场、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法国的凡尔赛宫……都是杰出代表。中国人则以木构建筑享誉世界,现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构建筑——日本东大寺,就出自宋代宁波著名工匠陈和卿之手。既然在世界上难有对手,中国人自己就要比个高下,那么侗族可能要拔下头筹,因为他们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会玩木头”的民族。

▲侗寨高定村位于群山环绕的山谷,四周竹树苍郁,袅袅白烟升起,如梦似幻。它的传统木构建筑保存极为完整,7 座大小鼓楼各具特色、交相辉映,一排排吊脚楼分布均匀、层次分明,令人赞叹。摄影/贺肖华

至今保留在侗寨木匠手艺传承中的大木手艺,堪称一个完整的木构体系,其工艺精湛而质朴,不但让今天的我们叹服,更散发着远古的文化气息。总体来讲,侗寨的木构体系几乎囊括了木构建筑的全部手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担、挑、抬、拉、叠、撑、悬”七个方面。侗族建筑的所有构件几乎都是木材,而木材的承载力有限,易弯易折。为保证建筑的稳固性,侗族工匠十分注意力学原理的巧妙运用,以使承重力的分布恰到好处。主承柱的大小,短柱、瓜柱的设置,穿枋的厚薄、宽窄、长短,榫眼的开挖,等等,都必须考虑到其承载的重量及力度的准确。而这一切,又是在木材与传统工具相互适应、相互激发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的。

▲侗寨的木构体系几乎囊括了木构建筑的全部手法和经验,这是平铺下寨鼓楼构架图。图源/《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鼓楼与风雨桥》

从木构历史来看,自原始社会的巢居,到魏唐时期的干栏式建筑,再到如今三十多层高的鼓楼、横跨江河的百米桥楼,侗族木构建筑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演进成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其建造工艺——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充分展现了侗族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

从木构建筑的类型来看,鼓楼、歌坪、萨堂(始祖母祠堂)、戏台、民居、禾晾、禾仓、寨门、凉亭、风雨桥,这十大主要类型构成了一个侗寨完整的木构建筑群。其中,又以鼓楼、风雨桥最有看点。

▲三江县和里村的三王宫,是侗族人祭祀夜郎王竹多筒三个儿子的大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建筑分前后楼,前楼设有侗戏台,后楼大殿为三开间平房。每年和里村的庙会节,三王宫戏台前都会聚集很多人,观看戏台上盛装的侗戏和歌舞表演。摄影/覃美春

鼓楼又称“罗汉楼”,传说是仿照“杉树王”的样子建造,总体轮廓极像杉树,也有汉族密檐多层佛塔的影子。从外部看,楼顶是连串葫芦形的顶尖,直刺苍穹。中部是高密度重檐叠加的楼体塔身,从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楼檐一般为六角(也有八角、四角),俗称“六面倒水”,每一分水的突出部分都有翘角。由于侗族把奇数视为吉祥之数,因此重檐都是单数,最少一层,最多21层。鼓楼底部多是正方形,四周有宽大结实的长凳,供人歇坐;中间是一个或方或圆的大火塘。从内部看,全楼以杉木凿榫衔接,四根顶梁大柱拔地凌空,象征四方、四季;十二根衬柱环楼而立,象征十二个月份;排枋纵横交错,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虽然通体全是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其木构特征集中体现在担、挑、抬、拉四种方式之中,这四种手法的运用在鼓楼建筑中互相交融,共同谱就了侗寨中风情各异却识别性极强的鼓楼交响乐。

▲鼓楼是村寨生活的中心,在宽敞的鼓楼坪上,侗族人可以聚会、表演歌舞、休息游戏。摄影/张炳光

担。指穿枋上担起的一组组瓜柱和横梁上担起的短柱。瓜柱和短柱均承载有檩条及瓦檐的重量,因此,瓜柱和短柱在梁枋上的位置必须精准,使两头受力均匀。担的手法,要特别考虑穿枋和梁枋的承重能力,用材必须够宽够厚,否则就会被压弯而产生断裂。通常,以主承柱上的榫眼为支点,根据两头的重量,确定瓜柱、短柱(或悬柱)与主承柱的间距。

挑。指在主承柱或檐柱上伸出的穿枋或设置的翘手挑起悬空的吊柱。挑的手法运用在侗族木构建筑上,不仅增加了楼架的稳定性、承重分布的均衡性,而且构成了侗族建筑的主要特色:吊脚楼。悬空的吊柱占天不占地,既扩大了房屋的空间,又增添了建筑物的秀气,美观大方。在鼓楼建造中,鼓楼四根主承柱顶端伸出的穿枋和设置的翘手,各挑住一根悬空的吊柱,并利用四根吊柱承托顶层的重量。

▲常见的四角鼓楼内部结构。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摄影/李玉祥

抬。抬运用于两种情形:一是整座建筑的重量靠主承柱和檐柱、短柱来抬着,一是连接主承柱和檐柱的穿枋之上抬着的瓜柱或短柱。横穿直套的枋和梁,犹如一根根抬杠,支撑在主承柱和檐柱、短柱的肩上和腰上。在备料和对木材进行裁割时,必须根据重量,首先确定木料的胸围、厚度、宽度、长度。

拉。指梁、枋互相穿插,互相勾连,互相牵引,从而使整个建筑前后拉紧拉稳,构成统一的整体。侗族工匠开始建造前,首先要丈量好地形,根据不同的地形来确定建筑的主体构架,在考虑柱子布局的时候,同时考虑梁、枋的承重和拉力。运用拉的手法,最关键的是榫眼的设置和穿枋的摆布。如果一根枋条拉不紧,就要增加另一根来共同拉动;从一个方向拉不稳,就要考虑从不同方向开挖榫眼、设置方条来辅助拉动。

▲鼓楼并不只在节日与重大事件时才派上用场,它亦是村民日常生活的休闲空间。农忙时歇脚,闲时可围坐打牌聊天。摄影/李贵云

以上种种手法,并非一朝一夕即可成就,也不是某个杰出工匠的构思,而是与侗族人与自然共栖的建筑观、材料观互为表里,它不单是技艺,更是侗家人投射在一座座建筑桥梁上的木构记忆,时光痕迹。当我们贴近观察其营造过程,会发现这样的时光痕迹清晰在目:侗族人立寨必先立鼓楼,如果是一时财力物力人力做不到,也须先立一根杉木柱子以作鼓楼之替身。之所以选择杉木,是源于侗族人大柱崇拜和以杉木为图腾的古老传统。特别是杉树的生命力旺盛,老树倒后,根部又会源源不断发出新苗以至成片成林,自然成为宗族兴旺、子嗣繁盛的最好象征。鼓楼还体现了古侗族以龙蛇为图腾的文化记忆,有“鼓楼建在龙窝上”的说法。从高空俯视,一座鼓楼就是一条盘缠坐卧的巨龙,复杂多变的塔顶是龙头,青鳞鳞的层檐瓦片是龙鳞,下大上小的楼体就是龙身,十分逼真。

▲建造鼓楼的主要大柱、枋梁需经过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选定,方可作为鼓楼建造用材。摄影/粟远和

鼓楼平时空闲,可供族人自由进出,只有遇到重大事情需要商议,比如起款定约、抵御外敌时,才击鼓召集民众。楼前广场更是全民娱乐场地——夏日消暑纳凉、冬月围火唱歌、节日聚集欢乐。

神圣而不神秘,超然却拒绝冰冷。从鼓楼的身上,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性格——去矫饰而存真实。

如果说鼓楼是每座侗寨的标志,那么风雨桥则不但是侗寨另一道绝美的风景,更是深入侗家精神世界的灵魂之桥。

风雨桥又称廊桥、亭桥,就是在木悬臂梁式平桥上建造长廊。侗区多河溪,风雨桥几乎每寨都有,有的并不只一座,是入寨必经之路,既可遮风避雨,又可兼作寨门,更是游息聚谈之所。每逢盛节,外寨亲友来会,全寨人齐集桥头,盛装出迎,唱拦路歌、奉敬客酒、赛芦笙舞,显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风雨桥的选址十分讲究,桥外看桥、桥内看景,与环境和自然完美地融为一体。

▲岜团桥是风格极为独特的风雨桥,分两层,人畜分道,畜行于桥侧,互不干扰,周边有木板壁隔开,堪称木建筑立交桥。摄影/陈碧信

侗寨木构体系七大工艺特点的前述四种体现在鼓楼上,叠、撑、悬这三种则在风雨桥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叠。通常与挑的手法结合使用。在横梁或枋条的承重能力不够的情况下,为了缩短在柱子间的跨距,就在两边柱子各增设一节挑手,使其与横梁、枋条彼此相叠;或将两边同一楼层的枋条、横梁伸长,使中间的梁枋左右两头与之相叠,从而提高梁枋的承载能力。还有一种相叠的手法,是直接在原有的梁枋之上又叠加一根梁柱,使相叠的两根梁共同承担重力。

▲风雨桥优美坚固,既可供人行走,又可挡风避雨,还能供人休息或迎宾接客。摄影/张琪琪

撑。指主承柱、檐柱、短柱、瓜柱、雷公柱对各层楼檐及其上面的装饰物的支撑作用。主承柱分布是否合理,承托短柱和瓜柱的梁枋的厚宽度,都会影响整个台架的支撑能力。像鼓楼和风雨桥亭塔,主承柱要求又粗又大,短柱和瓜柱按层数的增多而需要成倍增加。楼台层的檐角数目不同,或四角或六角或八角,其檐柱、短柱、瓜柱的布局及数量也不一样。地形不同的建筑,其重力的分布有着很大的差异,对各种柱子的长短、大小以及布局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鼓楼底层或二层的会厅,既要考虑支撑力的合理布局,又要考虑空间的实用功能,尽量减少柱子的数量,以留出更大的活动空间。

▲风雨桥,都是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摄影/陈碧信

悬。即悬臂托架简支梁手法,主要运用在风雨桥底梁的架设上。以数根巨大的圆木编排成排(圆木端部挖槽,用横木嵌进槽内连成排),数排垒叠在桥墩台上(中间以横木按一定的距离隔开),层层向外伸出为托架梁(通常为两至三层),然后在上层托架梁的端部,架设悬臂简支梁(主梁)。托架梁的设置,减少了大梁(悬臂简支梁)的跨度。上层托架梁的长度,通常要比下层托架梁长三分之一左右,逐层增加。这种悬臂托架简支梁的手法,对力学原理的运用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永济桥上琳琅满目的民族特色工艺品。风雨桥上人来人往,不仅是交通、休憩和祭祀的场所,也是社交、娱乐、商贸之所。摄影/卢伊琳

纵观整个柳州地区的风雨桥,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三江县马安寨程阳桥,这座桥跨在林溪河上,全长78米,有二台三墩四孔五楼和十九间桥廊。走近三江风雨桥,你必被它桥头塔亭的繁复壮丽所震撼。檐角飞翘,层层叠叠的塔檐逐渐向上收缩,透出与天相接的犀利。同时,六角歇山顶又如屋顶给人庇护般的温暖。当你越过那一根根整齐壮实的廊柱,望向桥廊尽头,重重廊,似重重门深邃悠长。沿着风雨桥两侧的长廊走一走,既可细细欣赏,亦可极目眺望,还可坐下小憩。此刻,你无惧风雨无惧烈阳,可尽情享受脚下河面带给你的滋润清凉,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田野,头上如巨型乐高积木拼插出的深邃塔顶,美不胜收。只有旁边嗖嗖开过的车辆提示你,这座桥可不只是用来游览的,它还像传统的石拱桥一样结实耐用。

▲永济桥立面图。图源/《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鼓楼与风雨桥》

如果爬上附近的制高点,俯瞰整座风雨桥,会看到它横卧江面,与山河相接,吞吐不息。檐顶站立着双龙抢宝、鳌鱼、宝葫芦、飞鸟等侗族人心中的图腾,它们灵动可爱,生机勃勃地列成一队,守护着这里的山水生灵。

除了生活实用,风雨桥在侗族观念中还是沟通阴阳两界的“生命之桥”和护寨纳财的“福桥”。因此,侗族在造桥时总是不吝雕琢修饰之能事。哪怕是很短的小桥,也要弄个重檐桥廊,甚至在廊顶上修出数个多层檐的亭阁宝顶,使其集亭、塔、廊、桥为一体,就像是带了鼓楼的长廊。这种超越实用之上的对美的执着,只能用奢侈来形容了。

三江同乐响,一座新风雨桥落成,在举办庆典。风雨桥是锁住村寨福气的风水桥,侗族人会集全寨的财力、物力修建。风雨桥的建造过程与礼俗仪式相伴,开工挖基脚要烧香,举行开槽仪式;上梁立屋架有隆重的上梁仪式;建成后全寨人要来“踩桥”庆祝,烧香拜神。摄影/覃美春

在鼓楼与风雨桥的身上见识了侗族精湛的木构技艺,我们禁不住对那些运斧斤、掌算筹的传统侗族木构匠人生出强烈的好奇,是怎样一个群体,才能成就如此精美的建筑艺术?侗族的木构手艺并无成文书籍,所有的技艺都由匠人心口相传;更为可贵的是,在传统手艺愈行愈远的今天,他们至今依然活跃在侗乡的村村寨寨。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才是侗族木构技艺的心灵载体与活化石。

▲风雨桥两侧柱间设有通长坐凳,供路人休息、乘凉、谈心。图为侗族老人在风雨桥上乘凉和做手工艺。摄影/李玉祥

侗族人把自己寨子中的木构匠人称为“梓匠”,从这个称谓我们就可以嗅到其流传久远的历史气息。“梓人”是古语,今天已经很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词汇之中了。而这些“梓匠”是天生的建筑大师。他们在整体构思之后,会就地取材,把一条楠竹破开制成“匠杆”,用独特的“墨师文”,就能完成所有部件的全部度量和标注。一根“匠杆”画宏图,墨线毫厘也不偏。再高大的鼓楼,再长的风雨桥,也只靠这半边竹杆来下墨,数千件构件,数千个榫眼,下墨均准确无误,分毫不差。如果直播施工现场,想必这些工匠人人都有成为“网红”“爆款”的实力。

▲永济桥既是围合山林、水田和村寨的一道屏障,更是山水田园画卷当中的点睛之笔。风雨桥与山丘、河溪、村寨、油菜地和谐相融。摄影/吴练勛

与许多传统技艺一样,如今的侗族木构建筑也面临着延续的危机。现代生活、都市生活,对年轻人显然更有吸引力。虽然他们也以自己的民族建筑、传统工艺自豪,但愿意以“玩木头”为生的越来越少。当本为生存而发展出的技艺,越来越解决不了生存问题,或者与生活日常的关联越来越小的时候,无论它们是否独特、是否精湛,都会慢慢由被使用变成被观赏、被保护,成为博物馆的组成部分。而作为景观的传统,是否还能保存民族文化的灵魂,这是人类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来源:国家全景地理



版权所有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府
地址/AD: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江峰街7号
政府热线:0772-8612234 维护电话:0772-8611297
网站标识码:4502260001